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象山试水跨省共建蓝碳账户

字体:
—2024—
03/12
07:49:26
2024-03-12 07:49:2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应磊 通讯员 金晓巍 杨扬

  浙江在线3月12日讯(记者 应磊 通讯员 金晓巍 杨扬)11日,象山县发布跨省共建的蓝碳生态碳账户,并完成全省首例“蓝碳+产权+司法”交易。此前因非法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破坏和资源损失,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自愿认购象山县黄避岙乡422.5吨“蓝碳”,存入象山县蓝碳生态碳账户。

  什么是“蓝碳”?它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作为浙江省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象山编制印发《象山县蓝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推动建立“资源挖掘—资产储备—产品研发—融资创新—价值实现”高效转化机制。

  象山“蓝碳”资源丰富。据初步估算,象山的盐沼生态系统碳汇量达10.28万吨/年,以坛紫菜、海带为主的大型藻类养殖碳汇量约2.17万吨/年,以牡蛎为主的贝类养殖碳汇量约3.22万吨/年。

  如今,“蓝碳”价值正在成为共识。蓝碳生态碳账户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国资产权交易机构服务,高效整合两地蓝碳市场供需资源,让软资源成为硬资产。

  象山县蓝碳生态碳账户由象山县联合宁波产权交易中心、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共建,实现“蓝碳”交易互认互通。近年来,厦门在国内率先运用红树林海洋碳汇实施碳中和,还打造了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等,在碳汇领域拥有不少先进经验做法。宁波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张静表示,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可以加快实现蓝碳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为全国建设蓝碳统一大市场工作探路。

  除司法生态补偿类交易外,象山县蓝碳生态碳账户正在拓展更多应用场景。象山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外向型企业、上市公司、工厂园区、金融机构、大型活动等,打造多元化双碳应用场景,开发蓝碳海洋产品碳足迹、蓝碳数据产品等,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生态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