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的最后一天,48岁的郑冶枫第一次以大学教授的身份,站在了教室的讲台上。
这是首期西湖大学人工智能暑期公开课举办的第三天。作为当天上午的主讲人之一,身着灰色Polo衫、踩着一双休闲帆布鞋,郑冶枫早早来到了现场,接棒伦敦大学学院程涛教授,在大屏上打开了PPT,静静等待时钟走至上课时分。
前一周最后一个工作日,他刚刚在深圳办理完离职手续,与相处了6年的“老东家”腾讯匆匆道别,在“腾讯杰出科学家、天衍实验室主任”的身份上圈了一个休止符,也与自己横跨中美、近20年的产业界职业生涯挥手再见。
近日,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 Fellow)、医学人工智能科学家郑冶枫已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并被受聘为工学院教授,将在此创立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
郑治枫
医学人工智能是做什么的?
脖子上挂着簇新的校园卡绳,神态中闪现着找路的犹疑,和这位身型清瘦的教授擦肩而过,人人会毫不犹豫认为这是一名刚刚加入西湖的“新人”。但要是坐在他课堂中,这种判断会有些难——一旦开讲,郑冶枫挥洒自如,毕竟,在医学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他已经扎根了近二十年。
“医学人工智能”,顾名思义,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行业的方向。“人工智能现在很火,这不是因为它的理论多漂亮,而是因为实际起到的作用,一个技术最终还是要落到各个垂直行业的。”郑冶枫说。他在暑期公开课上开讲的那堂、以教授身份主讲的“第一课”,主题是“Revolutionizing Healthcare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人工智能革新医疗。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几乎就是现在的“医学人工智能在做什么”的另一种作答方式。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忧,概括来讲,他希望利用AI技术,帮助医生和患者解决具体的问题。
医生阅片工作量太大,怎么办?郑冶枫是最早一批将机器学习引入医学影像分析的开创者。无论是X光还是CT超声,这类影像检查后,医生们都需要进一步跟进解读,分析是否有征兆症状。但人总归会疲劳,每天几百份的报告下来,存在漏检、误读的可能,如果有AI来帮助医生阅片、进行辅助诊疗,有望提高效率、减少错漏可能。
看病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室,怎么办?自然语言处理(NLP)在此处有了用武之地。面对如今越来越细分的科室,患者不必再冒着浪费时间的风险试错,挂号前,可以先线上问问医院的对话机器人,获得合适的科室建议。医生也可以用这项技术进行“预问诊”,在和患者见面前,先通过诸如问卷的形式,收集病情、家族病史等辅助信息。
病历、出院报告书写复杂,耗时耗力,怎么办?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帮助解决。它有点像对话机器人的升级版,可以帮助医生生成病历;对于更为复杂,涉及到患者入院后在医院所产生的所有医疗行为和数据的出院报告,AI能够从可能多达五六百页的记录中,形成“一页纸”的总结,给出包括用药、回访、注意事项在内的报告,将极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有不法团伙组织骗取医保资金怎么办?当下,我国医保资金紧张,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海量的报销记录中找到异常报销记录,锁定骗保团伙的不轨行为……
作为最早一批将机器学习引入医学影像分析的开创者,郑冶枫长期在工业界从事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迄今已拥有500多件专利,其中美国专利90多件。
“医学人工智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我估计10-15年人工智能将具备医生诊疗的正确率,能够得到大量应用。”郑冶枫说。
郑冶枫在2011年托马斯·爱迪生专利奖颁奖典礼
理想:研发出医疗领域的通用人工智能
未来,西湖大学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将致力于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解决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降低诊疗的风险。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医学影像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分析等。随着近年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实验室将融合影像、文本、基因等模态信息,探索多模态医学大模型的前沿技术,及其在医疗上的新型应用。
在人工智能炙手可热的时候,从互联网巨头公司腾讯跳槽回高校,这在常人看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转折。但在郑冶枫的眼里,这个年纪刚刚好,前路大有可为。
顺应时代的机遇,他的理想是研发出医疗领域的通用人工智能。为此,他将在西湖展开多模态大模型的研究,志在把包括医学影像、家族病史、基因数据、化验报告等所有关于病人的图像、数据、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复杂信息进行集成,综合生成诊断结果或治疗方案。并且,这个模型将具备通用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病种,人们不再需要针对每种疾病单独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人才荟萃的生命科学学院,新鲜成立的医学院,以及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郑冶枫眼里,这些都是西湖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也因此成为了在学界起步的理想之地。
不仅开展长期的研究刚刚好,带博士生,可能也是刚刚好。郑冶枫笑着说,他盘算了下,自己还能带几届博士生。相比于科研,这件事对他来说更需要“学习”和“取经”。
在腾讯和西门子任职期间,他经常自发亲自参与实习生的面试,也带过博士生,对和这个群体的相处并不陌生。然而现在,他意识到身份变化带来的关系变化:“现在更像是师徒了,是一个家庭的关系了,所以招博士生得非常‘慎重’,契合度高、默契好,大家都会很愉快。”
他将延续以往的管理风格,继续做一个比较“放手”的人,希望能够给学生们、乃至整个实验室的团队,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把握,但不会在小细节上来紧盯工作进度。“‘医疗+AI’本也是一个交叉领域,只要有一些计算机的经验,有热爱、喜欢和专注,学生出身的专业并不那么重要,甚至专业不一样,反而会激发出新的点子。”郑冶枫说。
正当壮年,再一次站在自己立足二十年的赛场上,郑冶枫踌躇满志。他邀请有志于这个领域的人一起加入,要有研究的热情,也要有足够的静心和耐心,一起为人类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带去一点抚慰和曙光。
郑治枫
新闻+
郑冶枫,1975年生,浙江江山人,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 Fellow),1998年和2001年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分别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2006年至2017年在西门子医疗美国研究院工作。2018年至2024年在腾讯工作,担任腾讯杰出科学家和天衍实验室主任。他是IEEE医学影像杂志副编,曾经担任医学影像AI的顶会MICCAI 2021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和多个人工智能顶会的领域主席(包括NeurIPS, AAAI, IJCAI和MICCAI)。郑冶枫博士长期在工业界从事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他是最早一批将机器学习引入医学影像分析的开创者,相关的研究成果于2014年由Springer结集出版《医学影像处理的投影空间学习法:器官的快速检测与分割》。在担任腾讯天衍实验室主任期间,郑冶枫博士负责了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医疗影像)的研发。该平台获得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领先科技奖,多款医学影像AI产品(比如CT肺炎和青光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郑冶枫博士发明了500多件专利(其中美国专利90多件),发表论文300多篇,被引用21,000多次,h-index指数74。他曾于2003年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