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声丨一个“镇”,凭啥成为China Travel新顶流?

字体:
—2025—
02/05
09:07:38
2025-02-05 09:07:38 来源:潮新闻 执笔 王逸群

  江西景德镇 记者 王逸群 摄

  问及今年“China Travel(中国游)”最火的城,你会想到什么?

  江西景德镇,或许是其中之一。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展厅内,不同肤色的面孔齐聚一堂;古窑民俗博览区手工制瓷生产线前,各国语言汇成一首交响曲……

  去年12月,景德镇跻身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这座千年瓷都,立即迎来一波国际游客潮:根据携程《2025年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景德镇预订订单同比增长约4倍。

  这股“瓷儿风”,如何吹进外国人的心里?

  春节期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人山人海 受访者供图

  一瓷连山海,一“镇”通世界

  新年伊始,来自摩洛哥的旅游达人Ikrame终于踏上了她心心念念的景德镇之旅。此前一整年,她的社交平台频繁被景德镇的美景与人文刷屏。

  当得知她即将开启景德镇之行,她在中国的朋友们热情当起了向导,首推的便是打卡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里,充满神秘色彩的“无语佛”。

  “陶瓷博物馆的‘无语佛’很有趣,每个瓶瓶罐罐也都很有特色!”亲身游览后,Ikrame直言不虚此行,还精心制作了 Vlog,分享在TikTok上。

  景德镇的走红,带火了一张“无语菩萨”的表情包。中国陶瓷博物馆内的那尊“沉思罗汉”陶瓷雕塑,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拍照。

  原以为这样的网红形象只国内大火,没想到外国游客也纷纷来赶这一波热潮。

  排队打卡“无语佛”的游客 记者 王逸群 摄

  “‘文博游’热潮,不仅体现了国内游客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折射出世界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认同。”景德镇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海内外游客来说,博物馆是快速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

  据统计,2024 年上半年,景德镇各类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近 324 万人次,同比增长 31.7%,其中外国游客数量也显著增加。

  今年春节期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1.5万人,其中4963位免预约入馆的老年人和境外游客,相较于往年都同比增长。为了提高观光体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更是推出外籍游客免预约进馆、开通 VISA 支付等贴心服务。

  景德镇被成为“千馆之城”。在这里,遍地开花的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浸透光阴的文化遗存,既凝结了古人智慧,也标注着城市内涵。

  一座没有围墙的 “千馆之城”,背后是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景德镇瓷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商品,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而景德镇则担当起了连接海内外文化的桥梁。

  如今,5000多名“洋景漂”在此扎根,每年两次的国际陶瓷博览会更是吸引了上千家世界各地的陶瓷企业参展。

  在古与今、中与外的交流碰撞中,多元包容的景德镇正不断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千馆之城”,已然成为景德镇走向世界的崭新名片。 

  澳大利亚艺术家Sally Walk在陶阳里体验非遗 记者 王逸群 摄

  在“非遗”中汲取“情绪价值”

  在中国游玩的最后一天,澳大利亚艺术家Sally Walk选择和朋友们来到陶阳里,体验一场非遗体验活动。

  阳光下,只见Sally Walk悠然坐在藤椅上。只见她右手执剪刀,左手轻托着窗花纸,不一会,一个活灵活现的蛇形剪纸便在她的摆弄下,逐渐有了形状。

  当天,还有来自多个国家的6名外国友人一同相聚于此,体验中国非遗项目。从设计极具特色的中式发型,到身着飘逸的汉服拍照留念,一群外国游客被极致的东方美学狠狠“硬控”。

  剪窗花、拓印年画……看似普通的项目,却让外国游客们玩得不亦乐乎。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入境游客倾向于更深度、更加生活化的体验内容。全球旅游消费者正变得更加成熟而理性,获取文化价值、情绪价值等成为他们的重要目标。

  作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发祥地,景德镇拥有丰富的非遗传统。陶瓷制作技艺、青瓷制作技艺、釉上彩绘制作技艺以及窑址遗址,都是景德镇的陶瓷非遗代表。从2021年景德镇走红开始,国内开始流行到镇上“玩泥巴”。

  眼下,这股风漂洋过海。去小城感受非遗,成为不少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新选择。很多人花4小时静下心来学做陶瓷,甚至在景德镇连住几天,跟着非遗传承人,沉浸式学习非遗手艺。

  外国旅游达人在景德镇体验“玩泥巴” 景德镇文旅供图

  据美团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以来,国家级非遗“景德镇手工制瓷”相关体验搜索量同比上涨524%。

  “相比游览,外国游客更喜欢这种能够亲手体验的深度体验项目。”景德镇陶溪川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一名相关负责人从事文旅运营近十年,对外国人的体验经济感受很深。

  为了迎合游客的新需求,这两年,景德镇试图通过挖掘和打造更多的非遗体验项目,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今年春节,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还围绕陶阳里、陶溪川两大网红景点,策划了60多项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尤其是外国旅行团,对于游览线路的要求就是能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该负责人说,接下来在线路和项目设计中,他们也会着重融入一些能够亲手体验的文旅项目,供外国人体验。

  不止窑火,更有烟火

  闻名不如见面。相比课本中的文字描绘,亲眼看到的景德镇更有韵味。

  夜幕降临。陶溪川创意集市,500多个摊位宛如长龙,各式瓷杯、瓷饰、瓷摆件等手工艺品在灯光下更显精美雅致。

  “这个可不可以便宜50块?”

  “成交!”

  来自巴西的游客德里克在一家摊位前看到心仪的陶瓷作品,体验了一把砍价的感觉。

  “我喜欢有中国特色的陶瓷作品。”德里克说,趁着空闲,他特地从巴西赶来,现场感受瓷都文化氛围。“这里与传统的艺术展览都大不相同。充满烟火气的市井小巷里,我们可以和中国的艺术家边买边交流。”德里克说。

  一个旅游目的地想要赢得外国游客的情感共鸣,离不开烟火气、文化味以及未来感。这些元素,在景德镇恰巧融入一身。

  看得见的烟火气,蕴含着看不见的“修旧如旧”理念。漫步景德镇,这里没有摩天大楼。很多老房子的外墙都斑驳陆离,街上的路灯也装饰成了陶瓷样式,别有一番风味。当地人骑着摩托车穿梭在街头,显得格外自在。

  陶溪川 记者 王逸群 摄

  在陶溪川,废旧国营景德镇宇宙瓷厂的影子更是依稀可见:原有的老厂房、老窑炉、烟囱、水塔依然耸立。陈旧的生产车间摇身一变,成了美术馆、博物馆、国际工作室、景漂双创空间等,焕发出新的活力。

  留住老城烟火气的同时,更多的文旅新空间得以开发。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浩楠说,景德镇对于陶溪川原本的定位是以手工业为基础的集聚地。伴随着当下的流量、市场对陶瓷产品的认同,陶溪川不仅给创客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也成为游客必打卡的热门景点。

  随着一幅幅“天青色等烟雨”的美景出圈,更多琳琅满目瓷器背后的“新中式浪漫”涌现——

  景德镇三宝村,山水相融,陶艺工作室、民宿等文旅新业态,既能让游客欣赏自然风光,又能和艺术家们交流互动;

  去年6月,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徐家窑复烧开窑,从泥到器,浴火重生……

  当问及众多外国游客,为何要到此一游?他们给出的原因是:这不仅是一座窑的重新点燃,更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

  穿行于里弄巷陌,陶瓷文化遗存俯拾即是,历史深处的记忆被一一唤醒。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正在多样化的场景中得以呈现,吸引全球游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潮声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去年12月,景德镇跻身240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这座千年瓷都,立即迎来一波国际游客潮:根据携程《2025年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景德镇预订订单同比增长约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