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吃饭有味道,走路有劲道

102岁的他,“长寿之道”是这10个字

字体:
—2025—
02/07
10:25:04
2025-02-07 10:25:04 来源:宁波晚报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周斯佳 毛盈盈

毕德林老人。记者 刘波 摄

  鄞州区东钱湖镇东福社区的居民,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在社区里散步,一走就是一个小时。

  这位老人名叫毕德林,年前刚刚过了102岁的生日。

  很多居民不知道的是,毕德林老人的家在五楼,每天他至少要上下楼四次。

  毕德林老人在东福社区“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百岁的年纪。

  他原来是东钱湖镇横街村人,2013年搬到东福社区居住。距离东福社区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灵峰,老人每天都会去爬山锻炼。日子久了,他发现山道上树叶散落一地,路两侧杂草丛生,每年台风期间,被大风折断的树枝更是东倒西歪散落一地。

  为此,毕德林决定义务清扫山路。每天劳动三小时,早上清扫路面,下午到路边竹林里收集废竹梢捆绑扫帚,这一坚持就是10年,成为毕德林雷打不动的习惯。

  “扫山路也是一种锻炼的方法,路干净了,心里高兴!”老人不仅用自制的竹梢扫帚清扫山路,有时遇到有缘的健身者和游客,还会热情地送上几把。

  他的事迹经宁波晚报报道后,获得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宁波晚报颁发的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及奖金。

  一拿到奖金,毕德林就来到社区居委会,把奖金塞进了“慈善一日捐”捐款箱。

  2023年10月,毕德林散步时不慎被一根铁棍绊倒,旁人看到赶紧过来把他扶起。不久后,孙子开车带着毕德林的儿媳谢逸芳赶来,但因为老人骨折没法坐车,最后叫来了120急救车。

  到了医院,医生本以为老人已经高龄,手术或有风险,结果却发现老人的骨龄竟只有七八十岁,于是为老人进行了手术。

  一个多月后,毕德林奇迹般地能下地走路了。又过了两三个月,老人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利索,但可以重新出门锻炼了。

  在毕德林看来,他这么大年纪还能如此健康,很大部分要归功于儿媳谢逸芳。

  2015年,毕德林的儿子因为车祸不幸去世,儿媳谢逸芳一直任劳任怨地照顾老人。“公公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爱干净,每天都要洗澡,衣服也是他自己洗的。”在谢逸芳眼里,毕德林的长寿秘诀其他人不太好学。

  每天早上6点半,毕德林就起床了。吃点牛奶蛋糕后,7点15分准时出门散步。中饭后午睡一个多小时,就会再次出门锻炼。

  “以前公公每次出去要走两个多小时,骨折痊愈后就只走一个小时了。”谢逸芳说,如果下雨,老人就不出门,改在楼道里上下走五六次。

  晚上8点,老人雷打不动地上床睡觉。

  毕德林还有一个习惯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喜欢吃甜食。

  谢逸芳说:“他每次锻炼回来,都要吃一个水果,或者煮一下水果再放点冰糖。”老人的房间里放满了各种零食,糖、巧克力和雪碧更是常备。在饮食上,老人不挑食,但喜欢吃肉。“现在牙口不好了,我就挑肥肉给他吃。”谢逸芳告诉记者。

  采访结束前,毕德林还总结了一下自己的“长寿之道”:“吃饭有味道,走路有劲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社区;老人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鄞州区东钱湖镇东福社区的居民,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在社区里散步,一走就是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