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的一条小巷内,隐匿着一座玻璃房子,这间房子没有招牌,只是在玻璃橱窗内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童年秘密档案馆”。在这里,无论是童年的快乐记忆,还是深埋心底的隐秘伤痕,都被妥善地收藏起来。
童年秘密档案馆,坐落于玉林东路社区一角。记者 俞碧寅 汪雨晨 摄
“童年秘密档案馆”的故事起源于2019年,这一年,档案馆创始人胡燕子应邀参加了A4美术馆的iSTART儿童艺术节。
“能不能让更多的普通人发出声音,通过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胡燕子带着这样的思考,收集了不同年龄、不同地方、不同社区的人的童年秘密档案,进行创作、展出,让这些声音得以回响。
“在梳理这些秘密档案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每个人的童年处境是如此的不同。”胡燕子介绍,秘密档案书写人的年龄跨度近一个世纪,从1940年至2019年,每一代都有其独特的时代印记。
40、50后的饥饿记忆铭刻骨间;50、60后在社会变迁中,生活方式与家庭、师生关系历经变革;70、80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思想解放,眼界开阔;80后独生子女现象凸显,孤独感悄然滋生;90、00后则在网络洪流中徘徊,自我定位愈发模糊;而00后更是面临着“鸡娃现象”的新兴挑战……
这些档案,宛如一部有关童年的当代史,记录着社会如何塑造个体,如何影响每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来访者可以在档案阅读区翻看他人记录在此的童年秘密。记者 俞碧寅 汪雨晨 摄
在几千份档案里,胡燕子留意到校园霸凌、抑郁、消极、暴力冲突等议题反复出现,这促使她思考如何以更加适合的艺术形式展现这些沉重话题,让更多人愿意翻阅、理解并共鸣。“我们做了这一套基本的展示系统,有档案的录入、档案的翻阅以及档案的艺术化的展示,这一套基本的内容就构成了童年秘密。”
“只是一个展览就够了吗?”在展览过程中,胡燕子的内心一直存在着这个疑问。她深知,这些童年议题背后蕴含的社会问题,不能仅凭一次展示就了之。
“我下定决心要把这件事推动下去,要让这个馆成为社区里、家附近的童年庇护所。”展览结束后,流动展馆在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支持下运行。直到2022年,成都市玉林东路社区提供了免费的空间,“童年秘密档案馆”有了第一个固定的展示。
如今的童年秘密档案馆,虽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30平米的空间被精心划分为档案区、秘密收录区、作品展示区与研讨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一张桌、一把椅、一盏灯,便是秘密收录区最质朴的装扮。当访客提笔落纸,那些尘封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化作一行行真挚的文字,镌刻在这片属于他们的私密天地中。
童年秘密档案馆内,用以记录秘密的书写角落。记者 俞碧寅 汪雨晨 摄
“之前有一位中年妈妈带着女儿一起来了档案馆。”档案馆现任馆长可可回忆,这位妈妈在秘密录入区呆了半小时左右,“她出来后跟我说,她在里面坐了很久,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写她的经历,也不知道该怎么梳理自己经历的童年。她花了很长时间把自己的思绪整理清楚之后,才有勇气写下自己的故事。”
档案区占满了档案馆的一整面墙,密密麻麻的档案册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仿佛是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喜悦与悲伤。据了解,目前档案馆内已收录近6000份档案。
除了档案的收藏与展示,档案馆内还循环播放着艺术家赵雪彤创作的童年秘密动画,展陈着来自全国范围内的相关文献资料。这里,不仅是一个存放秘密的地方,更是一个交流思想、寻求共鸣的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日常的在这里、开放和持续不断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在认识上发生改变。”档案馆希望通过一系列创造性的活动,如“档案馆之夜”等,深入探讨未成年人犯罪、流动人口、女工权益等社会议题,推动公众认知的转变与提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