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高开疯走”,不断创造票房神话的同时,也在各地掀起一阵阵“哪吒旋风”。
荧幕之内,脚踩风火轮的小魔童一次次反击命运,是守护家乡陈塘关的小英雄;荧幕之外,电影《哪吒》也像一位横空出世的英雄,为中国动画的天空拨开一方云雾。
每部国产动画都有一个“哪吒梦”。积极打造动漫大省的浙江,近几年也在加速产业布局、深挖文化IP。乘着国漫崛起的东风,浙江能造出下一个“哪吒”吗?
“哪吒旋风”,还在持续
这几天,随着电影《哪吒2》票房持续破纪录,一位位“幕后高手”也不断揭秘。
“感谢《哪吒》把中国动漫带到了一个新高度,与有荣焉!”浙江花果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周建敏说,得知电影荣登中国影史票房榜首,他连发两条朋友圈晒出喜报。电影中关键场次天元鼎内部分镜头的解算、特效、灯光、渲染、合成,由该公司旗下的杭州露米埃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参与制作,30人左右的团队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才完成。
有数据显示,《哪吒2》全片2400多个镜头中,特效镜头达1900余个,占比近80%。除了花果山,杭州的咕咚动漫工作室、宁波点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均有参与。来自全国各地动画公司的技术加持,为哪吒织就“万龙甲”。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片有大量特效镜头。图源官方剧照
如果将制作动画电影比作建楼的过程,那么技术是地基,对于思想性的追求、美学的表达,才是决定这座大楼高度的关键。
“一部好的动画作品,最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观的输出,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杭州玄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茅中元表示,在这一点上,《哪吒》给予了从业者很多启发。从第一部传达“我命由我不由天”开始,《哪吒》就在突破国产动画低幼化的观念窠臼,借助古老的神话框架,却注入映射现实世界的核心内涵。
用动画的外壳去包裹现实内核,业内已有许多探索。近两年,玄机科技参与制作的现代科幻作品中,在角色塑造上打破了平面性与单一性。“我们没有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角色,依靠单打独斗就能战无不胜。他既需要朋友的帮助,也会遇到强大的敌人。”茅中元说,借由动漫人物,希望让观众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获得对破解现实困境的力量。
当哪吒的旋风吹过,不仅送来对中国动画的信心,更为从业者开拓了动画价值观表达的新路径。
玄机科技制作的动画《秦时明月》海报。受访者供图
浙产动漫的突围之路
在《哪吒》之前,中国动画不乏艺术精品,如《铁扇公主》《小蝌蚪找妈妈》等。但在商业维度上,却长期处于空白。
“2003年公司成立时,杭州动画几乎从零起步。过去都是手绘二维动画,我们学习国外的三维技术,抱着5年不赚钱的决心做动漫。”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玉良说。作为浙江首家动漫企业,中南卡通见证了浙江动漫发展的突围之路。
很快,浙江迈开步伐、大胆布局。2005年,杭州率先出台动漫产业扶持政策,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并将“动漫之都”作为城市名片之一。2009年,浙江动画片年产量占据了全国原创动画近1/6。
近年来,《大圣归来》、《白蛇》系列三部曲、《长安三万里》等大热国产动画电影背后,浙江DNA无处不在。此外,还有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艺术学院》,成为浙产艺术动画电影的重要开拓。
随着《哪吒2》爆火,“国漫崛起”的话题又一次被带上高潮。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动画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靠一两部爆款作品还远远不够。
“从动画产业角度,收益一部分来自发行,另一部分则是动画之外的延伸链条,在全球成熟的动漫IP来说,后者要占到50%以上甚至更多。”茅中元说,目前国产动漫在前一阶段已经取得突破,如何在衍生环节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是动画人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动画下一个阶段的重要目标。
眼下,在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集聚了动漫、游戏、影视、设计等数字内容及上下游相关产业,为培育动漫生态、拉长产业链提供了土壤。
“动画电影需要创意、技术、宣传发行等整条产业链的配合,基地内能够实现互补链条,发挥集群效应。”杭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基地内已有相关企业172家,2024年实现营收超1500亿元。
“在稳定和常态化的动画开发之外,我们也在做相关衍生产品,手办、游戏、文旅结合等都将是未来发展方向。”沈玉良说,期待浙产动漫也构建出迪士尼级别的生态矩阵。
中南卡通原创动画《苏东坡与杭州的故事》衍生产品。受访者供图
浙江,能造下一个“哪吒”吗?
回顾近几年国漫爆款作品,会发现无一不有着鲜明的国风烙印——题材围绕中国古代神话,画面则融合中式美学。
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底蕴浓厚的浙江有天然优势。从白蛇传传说,到梁祝化蝶,再到活佛济公,经典IP众多,是巨大的文艺创作矿藏。“将这些IP进行动画改编,产生脱胎于中国神话宇宙的‘新神话’,这是动画艺术特有的时代想象力。”浙江大学未来影像实验室副主任、哲学学院教授林玮认为,未来浙江动漫应加强对本土故事的完整产业化开发,并尝试横向联合,使不同IP之间形成“宇宙对话”。
有了“好食材”,要想烹制出票房口碑兼顾的动画盛宴,还需要一批“好厨师”。
“虽然每年浙江的中国国际动漫节都能吸引大波动画圈内流量,但还需要想办法把这些专业人才留住,真正形成生态。”林玮说,正如饺子导演是《哪吒》背后的灵魂人物,要制作优秀的动漫作品,还需要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延长动漫节的影响链条。
2024年6月,浙江杭州,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高新区宣传部供图
此外,更要有耐心。
《哪吒2》在第一部之后“拖了”5年才推出。对角色建模、视觉效果等细节的精益求精,才有了如今的观影体验。这说明,产出优质动画作品,必然需要一些“长期主义”。
“动画是靠人力实打实琢磨出来的,它不仅是一个商业产品,更是一件艺术品,需要沉下心来慢慢打磨。”杭州悟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伙人宋之裕在动画行业钻研10余年,他表示,不仅动画制作者要沉得住气,投资者同样需要持久的耐性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目前,与好莱坞式动画工业化生产模式相比,国产动画仍有差距。动画电影被业内称为“文化产业的珠穆朗玛峰”,越往上攀登,意味着对于技术、审美、产业链打造等更高的追求。
“浙江有鲜明的科技基因和创业基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攀得更高。”宋之裕充满信心。等到行业百花齐放时,下一个“哪吒”,一定不远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