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2日讯(记者 李攀 通讯员 叶凯 钱毅)“反映学生公寓设施陈旧,没多久学校网站上就公布了改造方案。”“希望学校食堂多一些低油低盐食物,卫健委同款减脂套餐出现在档口。”……这段时间,许多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和学校的互动经历,PK浙江哪所高校最“听劝”。师生提出意见建议,校方快速回应落实,这场“听劝”比拼的背后是人民建议的推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聚焦师生的所愿所需。今年以来,省信访局联合省教育厅积极推动人民建议征集进校园,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试点人民建议征集站点标准化建设,拓宽征集渠道、完善办理机制、提高办理效率,引导师生围绕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校园安全等建言献策,一个个金点子激活一池春水。
走进浙商院党群服务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办事大厅,复古风的人民意见征集邮筒被摆在显眼处。“开展人民建议征集,首先要拓宽渠道广泛吸纳民意。”浙商院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线下铺设征集邮筒,学校还开设了师生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平台,集成在线咨询、在线分发、智能问答、进度查询等功能,方便师生随时随地提交建议。
前不久,浙商院电子商务学院学生小陈发现身边许多同学常不慎丢失私人物品,他和小伙伴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建议在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配备储存柜。“会不会被采纳?”建议提交后,他时不时登录师生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平台查询进度,系统显示建议办结后,他果真看到储存柜和失物招领柜被搬进校园,“我们的声音被听到和尊重,很有获得感。”小陈说。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既要拓宽民意来源,承办单位也要及时回应诉求,提升办理效率。依托师生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平台,浙商院将建议的办理时长压缩提速60%以上,使师生关切从“问题清单”加速转化为“满意答卷”,有效破解了跨部门协同中的响应迟滞难题。
与此同时,浙商院创新推出更加扁平化的建议征集办理机制——商院“亲青谈”。每月23日(谐音“爱生”日),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代表与校领导直接面对面交流互动。人工智能时代下该如何学习?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每场活动聚焦不同主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建议,校领导当场分析评判,落实建议责任部门。
人民建议征集在校园的深入推进,不仅疏通了制约学校发展的堵点难点,也唤醒了师生主人翁意识,激发校园自治活力,大家从“问题抱怨者”转变为“治理建设者”。
“接下来,我们将在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人民建议征集走进全省高校,并根据高校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建议征集、办理机制,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注入动能。”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