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小长假,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子涵的行程表里,却密密麻麻排满了工作,忙着国内外跑市场、谈合作,寻找新的可能性。
“最近一直‘连轴转’,就没停过。”这个今年初刚从父辈手里接过公司的90后民企新生代,就面对美国滥施关税,坦言“真的是过了个劳动节”。
新生代继承家业,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今年以来,面对美国以“对等”为名加征关税,浙江不少民企新生代刚走到台前,就面临被推至风口浪尖的考验。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走向台前、尚未“热身完毕”的“厂二代”“创三代”而言,这场博弈无疑来得更早、更猛。
年轻的操盘手们如何稳住局面、闯出新路?这个五一假期他们在忙些什么?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工人在调试装配零件(图源视觉中国)
“再搏一搏,总是要的”
“忙,但不焦虑。”邹子涵并未被这场“暴风骤雨”打乱节奏,话语之中颇有些云淡风轻的意思,尽显大将风度:“公司的业务,都在稳步推进中。”
据悉,春晖仪表对美出口约占总体量的30%。其中,最大的客户是一家从事燃料电池生产的世界巨头,两家稳定合作已长达20余年。目前,通过积极沟通,对方已明确表示:交易模式仍是FOB(离岸价,即进口方承担全部关税),订单照常,无需停产。此次关税飙增,对春晖仪表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出货上,不仅速度明显变缓、方式也变得更复杂。
满是集装箱的码头(图源视觉中国)
“从设计、研发、试样到认证......我们被对方考察的时间,此前已经长达5年之久。后续正式拿下订单后,我们也是及时对接需求,不断进行技术迭代。”邹子涵直言,“短时间内,他们也找不到像我们这样合作顺手、价格还不贵的供应商。”在他看来,长久扎根在质量与技术之上的合作,才是抵御风浪最牢的锚。
相比一时半会“换不掉”,“主动求变”是更多新生代企业家的底气。
“面对眼下的困难,无论是开拓新市场,还是尝试其他方式,大家都不会轻易放弃努力。”一位在宁波慈溪从事电器外贸生意的“厂二代”直言,“再搏一搏,总是要的。”
1985年出生于杭州的董春光,2014年从父母手中接过了浙江奥龙电源有限公司。2018年,当技术更迭,国产摩托车铅酸蓄电池也能与日产等国外大企业一较高下时,他迅速用性价比打出优势、走出国门,早早将工厂和市场布局海外。董春光说,虽然美国出口量有影响,现在拉丁美洲等市场增量强劲,总体呈盈利趋势。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索卡洛广场,市民骑着摩托车上街(图源视觉中国)
“顶着压力想办法”
民企新生代无疑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这一场“硬仗”,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他们成长。接手企业后,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老板不好当。
“勤奋的温州‘新生代’们,五一假期都南下去广交会了。”温州市外贸企业协会的秘书长邱凌艳说,5月1日至5日的广交会期间,尤其是很多温州鞋服企业的新生代,都在广州度过了异常忙碌的这个假期。
5月5日,临近正午,记者电话联系到浙江三益鞋业有限公司的“创三代”苏千然时,这个95后刚忙完接待工作,准备坐下歇会,简单扒拉几口盒饭。嘈杂的背景音中,她不由提高音量:“参加展会的5天,忙得昏天黑地的,全靠咖啡‘续命’!”
广交会现场,三益鞋业展台热闹非凡(受访者供图)
三益鞋业创办于1988年,比苏千然还要大10岁,37年来一直主攻国外市场。跟绝大多数新生代企业家一样,她2023年从海外留学归来,进入家族企业,目前为企业开发部门的设计总监。
自称“新人”的苏千然,相比家中的老一辈,对潮流也更敏感。4月初,她前往欧洲,在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等地调研市场,拿下了不少新订单。“家里的鞋厂,机器声就没停过。”据她透露,这个五一假期,厂内千余名工人就在赶制欧线的订单。
苏千然(右一)在广交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与三益鞋业一样,温州市豪维顿服饰有限公司的工厂也过了一个忙碌的假期。
“创二代”叶家琦,入职豪维顿7年。连年参加广交会的他,明显发现客户群体发生了大变化——“前两届广交会,已经有不少俄罗斯客户跑来咨询。这几年,我们根据市场和经营结构的变化,直接做了很多改进,比如收款方式,又比如产品前端的设计开发,都有调整。”
在广州,叶家琦即便有8人同行,仍直呼“人手不够”。在不间断的洽谈合作中,他笑道:“自己的嗓子哑了,但微信也加爆了。”
“顶着压力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接受采访时,这些“初生牛犊”们纷纷如是表示。通过多元化、全球化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更多浙企新生代们正未雨绸缪,“西方不亮东方亮”的策略成为共识。他们更懂潮流,更精数字,更善跨文化交流,也更愿意承担压力和风险。
广交会现场,叶家琦(右一)和客户在沟通(受访者供图)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最初加征10%关税时,我们还跟美国客户吵,双方该消化多少。后来关税直接飚上去,我们都很默契地,停产、观望,直接不谈分摊的事了。”一位在台州从事外贸生意的厂二代跟告诉记者。
面对如此高关税,外贸生意难做,不可避免。“企业的心态也都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但无论是在海外建厂还是开拓海外市场,依旧受关税政策波动影响,只能是短期应对之策,而不是长期解决之法。
一位宁波的95后女孩,直言自己刚接手家里的塑料厂,“屁股还没坐热”,美国关税就突然飙到145%,“前一天对方还在催我发货,今天一大早就说不发了,即将要出的订单也全部暂停”。
看着已运营了13年的厂子,面临“停摆”,堆满了本要出口美国的塑料件。热血的父亲表示坚决抵制美国这种行为,她则琢磨着另谋出路。还好,厂里不仅拥有17台全自动化塑料压机,而且也有自己的开模师傅,可接小批量定制产品。不少国内商家与她联系,推荐她做新市场。因为她知道,“输不起”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她的任务,是重新给企业找一条能“赢得起”的路。
塑料瓶厂(图源视觉中国)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董春光说道,“我们只负责给美国做配套的部分,诸如关税之类的问题,对方的整机企业自己去想解决办法。”
这番话的确有足够底气。2014年,董春光结束8年澳洲生活回国,常年旅居国外的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摩托车是很多国家的主要出行工具,电池又是易损件,需要定期更换,“两者相加,摩托车电池市场,一定是蓝海”。于是,他一接手公司,果断开辟新项目,砸进几亿资金,引进全国最好的技术,主攻摩托车铅酸蓄电池。两年后,公司产值直接翻番,跃升行业前列。
在采访中,记者也常听被访者感慨,国内一些音箱、耳机产品的生产商,通过在电声材料、声学结构等领域的持续突破,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技术专利“护城河”——掌握核心技术,在海外各国开厂的老板大概率是中国人,材料也基本从中国进口,在毛利率够高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硬刚”关税。
集装箱码头(图源视觉中国)
的确,与老一辈相比,新生代一面向外拥抱变化,有着打破常规的无畏;一面向内忠于自我,保持传统浙商家族对企业负责的敬畏。
在变局中蓄势,在阵痛中成长。他们不是无忧的“接班人”,更不是沿袭的“守业者”。他们拥有父辈留下的技术与产业积淀,也敢于突破传统、探索全球。“既有传统制造业的深根厚土,也有数字化、智能化的生长枝芽。”这是浙江民营经济新生代的群像写照。也正是这份“豁得出去的底气”,让他们能够把目光放远,瞄准企业转型的新机遇,让他们在高关税下,依旧敢放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