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4日讯(记者 金燕翔 通讯员 高燕)“有人拖走了我的车,你们快帮我找找。”近日,驾驶员王师傅焦急地来到诸暨市牌头镇社会治理中心求助。由于王师傅车贷逾期未还,担保公司委托拖车人员拖走了他的车。该中心随即召集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入驻人员研判并制订化解方案,最终圆满调处该纠纷。
一个复杂纠纷,多个部门如何实现快速联动、依法处置?“像这样的小纠纷,如果不从根源上化解,很可能演变成信访、诉讼甚至刑事案件。”牌头镇党委副书记寿浩林表示,本着源头化解的共同目的,去年镇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与派出所、政务热线、法庭、司法所打通了指挥体系,相关力量也融合入驻,各方取长补短,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绍兴市正按照“源头预防、动态感知、前端减量、就地化解”总体思路,一体推进诉、访、警“三源共治”。“以三级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全市已构建起贯通协调的指挥体系、多元共治的任务体系、齐抓共管的力量体系、全面覆盖的责任体系。”绍兴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套机制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法治硬支撑。”谈到“三源共治”,上虞区梁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银华讲起了去年亲身经历的一次拆迁:大厍社区小产权房利益盘根错节,拆迁组如同坐在“火药桶”上。但紧急联席会一开,调解员、专业律师、公证员组成的“法律智囊团”火速下沉,挨家挨户讲法理、疏心结,把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遏制在了未发阶段。
发动和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素。在推进“三源共治”中,绍兴建起了覆盖全市的村社书记解纷团。一年多来,凭借与法院的深度联动,这些原本就拥有基层治理经验的村社书记已累计调解纠纷近1200件。“我们最大的本事,是能接住乡亲们的情绪。”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国海说,每次调解结束,他都会建议当事人握手并拍照留影,希望通过这种仪式解开双方“心结”。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关键在于源头预防争主动,花精力“治已病”不如下大力“治未病”。去年以来,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社)合法性审查服务体系,推动村级事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基层矛盾问题的产生。“每年村部大楼招租是事关集体经济的一桩大事,容易引发矛盾纠纷。如今有了村法治审查员全程参与村两委立项讨论、公开招投标等工作,当场为提出异议的村民解答相关法律政策,我们开展工作就顺利多了。”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党委书记骆银锋介绍说。
纵向到镇村、横向到行业。聚焦金融领域纠纷,绍兴市也整合仲裁、公证等多方力量构建起“金融调解百人团”,依托县镇村三级金融解纷平台,这支队伍已调处金融纠纷8925件,涉及金额超33.2亿元,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网点,大事不出机构,矛盾纠纷行业内化解”的治理目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