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自古便是“人间天堂”。其灵秀之美,很大程度上源于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汊与绵延不绝的湿地生态。
7月24日,杭州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成为浙江省首批获得认证的城市。“国际湿地城市”是全球湿地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湿地保护与城市和谐共生方面成就卓越的城市。
今年9月,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在杭州举行。湿地,作为生物圈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是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和基因库,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关于杭州这座国际湿地城市,你知道多少?
6500万人次
湿地,已经成为推动杭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西溪湿地利用湿地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探索出了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模式”,“新春探梅节、端午龙舟节”等六大民俗品牌贯穿全年……
2005年5月1日至2024年年底,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累计入园65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8亿元。
1.3米
杭州开展国家水专项西湖课题研究及工程示范,累计种植31.7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通过种植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让西湖水平均透明度达到1.3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
这片“水下森林”就像一个天然净水器,每公顷每天能吸收18公斤氮磷污染物,相当于10个游泳池的过滤量。
全国首个
西溪湿地,被称为“杭州之肾”,也是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探索湿地为“玉”、周边为“金”的湿地与城市一体化发展“金镶玉”模式,为全球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借鉴模式。
去年3月,全国首个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数字化项目试点——杭州西溪湿地智治中心上线试运行,可将实时采集的水质、鸟类、气象等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生态图谱,实现湿地资源动态监管、生态风险预警和修复效果评估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杭州先后出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条例》《杭州市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条例》《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等全国首个地方条例,不断完善湿地保护体系,为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杭州还建成了国内首个权威“中国湿地植物数据库”,收录2000多种中国湿地植物。
中国唯一
西溪湿地东南部的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国家级的以湿地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通过多元的主题展览、科普教育、文化研究,构建起国际生态文化交流空间阵地。
鸟类最多的湿地
杭州共有5处“浙江省观鸟胜地”——余杭北湖、萧山雁荡湿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临安青山湖、杭州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
余杭北湖位于余杭区瓶窑镇,最佳观鸟时间为9月下旬-11月底。北湖草荡总面积7300余亩,记录有294种鸟类,是杭州地区鸟类种类最多的湿地,包括白鹤、白头鹤、朱鹮、彩鹮、黄胸鹀、东方白鹳、白尾海雕、黑脸琵鹭、黑鹳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5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最高的湿地”
淳安县千亩田山地沼泽省级重要湿地,位于淳安县最北部的高山之顶,海拔1436米,是杭州唯一、长三角少有的高山湿地。
千亩田山地沼泽湿地内高山草甸绵延,碧波荡漾。运气好的话,能碰到黑麂、白颈长尾雉和鬣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最大的湿地”
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坐拥杭州最大的沿江滩涂湿地,是钱塘江与东海交汇形成的独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每当潮汐涌动,江海相激,泥沙在此沉积,就会形成广袤的滩涂、沼泽和沙洲,孕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停歇、找补给。每年秋冬季节,成千上万的鸻鹬类、雁鸭类水鸟在此集结,形成壮观的“鸟浪”。
第一次相遇
湘湖畔,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艘独木舟,可追溯至约8000年前,被誉为“中华第一舟”,也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独木舟。
那是杭州人与湿地的第一次相遇。
湘湖形成于4000年前,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坐拥102公顷重要湿地。
13.43万公顷
杭州湿地类型丰富,涵盖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内陆滩涂、沼泽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9种地类,13.43万公顷湿地浸透着江南韵味。
8%
杭州湿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多样化保护形式,湿地率达8%,坐拥国际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8处、市级湿地3处,建成湿地保护小区18处、小微湿地示范点133处。
478种
全球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的海南鳽在千岛湖繁衍生息,东方白鹳在西溪湿地展开羽翼……杭州湿地早已成为鸟儿们筑巢栖息的“候鸟驿站”。
截至2024年年底,杭州境内已记录野生鸟类478种,占全中国鸟类种数的31.5%,市级鸟类种数居全省第二,1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杭州栖息。
1000元“安家费”
2023年,杭州市施行《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将一般湿地细分为市级湿地、县级湿地和其他湿地,并对纳入湿地保护范围的121万亩湿地给予每年20元/亩生态补偿。其中70%用于鸟类栖息地修复。
这笔钱,相当于给每只西溪的鸳鸯发1000元“安家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