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主题采访团走进杭州梅林村——

阳光晒出个“低碳村”

字体:
—2025—
08/05
07:20:50
2025-08-05 07:20:5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吉文磊

  浙江在线8月5日讯(记者 吉文磊)盛夏时节的梅林村,风吹稻浪。通过无人机俯瞰全村,一块块光伏板像鱼鳞一样呈方阵排列,在阳光下闪耀着蓝色光亮,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绿色电能。

  梅林村位于杭州东部的沙地平原。“千万工程”启动时,梅林村是当时的“示范村”之一。20多年来,当地以低碳产业为脊、生态农业为脉,持续探索“两山”转化的可行路径。8月4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此地,探访当地如何用光伏“点绿成金”。

  来到村中心,占地19亩的“美好生活中心”傲然耸立。这一通体洁白、线条简约的建筑,不仅设有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智慧建设服务站、无人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更是当地低碳发展的“大脑”——电力驿站的所在地。

  走进电力驿站,一块显示光伏发电数据的数字大屏颇吸引眼球。“我们在这里率先打造村级光充储一体化系统,融合屋顶风格布局258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零碳工程师来涵彬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向记者介绍,通过屋顶安装的光伏,“美好生活中心”年发电量超16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4吨。

  屋顶安装光伏的不只有公共服务机构。这几年,居民家里也陆续装上了屋顶光伏。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村民缪文孝尝到了甜头:“现在,不仅家里的电器用上了清洁绿电,还享受到了阳光带来的额外收益。”当前,全村50多户居民已在接洽安装屋顶光伏,预计每户年收益有三四千元。

  穿过一条马路,记者们来到光充储一体化停车场。远远望去,光伏屋顶在白墙黛瓦间熠熠生辉,与古朴农院相映成趣。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零碳工程师楼冯梁介绍,停车场布局有120千瓦分布式光伏,村民每年充电支出由此节省15%,真正实现“新能源发的电,优先给新能源车用”。

  30千瓦的储能设备是该停车场另一大亮点。“光伏发电不足时,储能设备会优先向充电桩提供电能;没有电动车充电时,光伏发的电优先储存到储能设备,储能设备充满后再将电能卖给电网。”楼冯梁透露,通过这一操作,停车场光伏发电利用率从原先的40%提升到80%,整体用电成本可降至每度0.45元。

  想让绿色低碳发展的动能更持久,仅靠生活场景的升级还远远不够。如何让生态优势从改善生活向壮大产业延伸,为村集体经济注入长效活力?梅林村把目光投向了绿色产业的引进与培育。

  2025年落户的杭州奔马低碳新材料智慧工厂,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实践。这家工厂用技术创新重构生产逻辑:高效干燥技术让蒸汽循环利用,废弃PET回收体系每年减少10万吨碳排放,既节省石油资源,也为整个行业带来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绿色生产方式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更让村域经济有了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数据显示,梅林村通过光伏发电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不到两年就能回收成本并开始盈利,且村集体每年可以减少上万元的费用。这份答卷也让梅林村的“千万工程”实践成了实打实的“低碳工程”“共富工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低碳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