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中国蓝新闻推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专栏,展现各地践行“两山”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生动实践。首先让我们走进中国竹乡安吉,看一支翠竹如何串起绿色循环。
清晨,安吉县三里亭农贸市场人头攒动,摊主们正麻利地将菜装进印有“以竹代塑”字样的环保袋中。
安吉市民 奚明洪:这个袋子它是可以降解的,也是比较环保的,我们消费者比较支持用这种袋子。
目前,这款竹基全降解袋已在全县21家农贸市场推广。而这些环保袋的原料,正是来自竹工艺品企业的边角料。
眼下,安吉正加快“以竹代塑”的产品研发,打造全国竹产业创新中心。
在这个竹林复合科研实验基地,四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负责人介绍,竹子作为可再生资源,其制成的竹基材料可被微生物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残留微塑料。
安吉绿色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黄宪贵:月产能在50吨到60吨之间,根据目前整个市场需求,能够完全饱和生产。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订单情况,进行扩产。
让一支翠竹串起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价值转化的绿色循环。“以竹代塑”的同时,安吉还建立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创新推出“竹林碳汇”共富项目。
在安吉县昌硕街道双一村,村民朱竹清正和村干部一起上山查看今年的毛竹长势。他家的9亩竹林流转给合作社经营后,每年能获得两份收益。
安吉县昌硕街道双一村村民 朱竹清:我们是1300元(一年),这个是按照人口计算的,我们(家)是9个人,那就是11000多元(一年)。
安吉县城投集团副总经理 “两山”合作社执行董事 计林龙:通过我们平台面向市场,推送给有需要的高能耗企业,助力于双碳工程建设。
眼下,安吉已收储竹林84万亩,累计完成4.63万吨碳汇交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