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0日讯(记者 张银燕 共享联盟·龙湾 余平)8月7日晚,温州市龙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灯火通明。市民王女士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走进中心的“夜课堂”学习咖啡拉花,而她10岁的女儿则在隔壁教室体验少儿主持。“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一起学艺,生活很充实。”王女士说。
近年来,龙湾区整合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资源,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一站式办公”打破部门壁垒,构建“1个中心+10个所+122个站”三级服务网络,推行“错时、延时、随时”弹性服务机制,时间上从“机关作息”转向“群众节拍”,空间上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让大人小孩都有好“趣”处,3年多来累计开展活动2.8万余场,惠及群众超80万人次。
“过去群众抱怨活动‘白天没空参加、晚上无处可去’,为此我们推出了‘错时’服务。”龙湾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各文明实践所(站)以“夜课堂”“夜文化”“夜服务”等场景为依托,将技能培训、文化演出、露天电影等活动搬进夜晚。
针对线上平台收集到的双职工家庭“假期带娃难”问题,各文明实践所(站)推出“延时”服务——家门口的暑期夏令营。7月以来,龙湾区永中街道龙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天都会迎来25名二三年级学生前来上暑托班。公益暑托班为孩子提供非遗体验、科创启蒙、户外研学等多样化课程服务,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
除了错时、延时服务,龙湾区推行的“随时”服务则覆盖群众关切的“衣食住行”,如公益缝补、旧衣回收、共享食堂等便民举措,构建“零时差”文明实践服务网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课堂责任编辑:黄泽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