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制造精品、优秀工业新产品数量持续增长

浙江制造,追精求新

字体:
—2025—
08/14
07:27:57
2025-08-14 07:27:5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夏丹

  浙江在线8月14日讯(记者 夏丹)近日,我省先后发布了2025年度“浙江制造精品”“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两份榜单,“浙江制造精品”共计322项,“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有187项。

  记者了解到,前者是“市场+品牌”导向的“畅销冠军”,后者是“技术+产业化”导向的“创新标杆”。尽管两份榜单侧重点不同,但它们共同反映出一大批优质的浙江制造正纷纷涌现。

  梳理两份榜单,记者发现有不少共通点:

  其一,数量的持续增长,背后是浙江制造企业的创新愈发活跃。

  以“浙江制造精品”为例,今年度和上一个评选年度均已突破300项,今年度较上一年度增加15项。而“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今年度比上年度增长64%。

  记者了解到,这两项评选活动,浙江已坚持多年,形成了较广泛认知。“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推出至今,已累计评选超1000项。而“浙江制造精品”评选已超10年。

  此次入选“浙江制造精品”的产品多来自包括单项冠军、雄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在内的优质企业,占比达70%以上。

  置顶创新,成为浙江企业筑高自身护城河的不二选择。尤其今年以来,面对愈发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沉下心来苦练内功,让越来越多企业尝到了甜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2.3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0%,新产品产值率连续多年超40.0%。

  其二,含“新”量不断升级,凸显浙江制造企业持续向新的深度愈深。

  此次入选的优秀工业新产品中,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的有67项,占比超三分之一。同时,有107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如浙江创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全氟聚醚基冷却液,突破了中国半导体等行业关键高端材料限制,打破Solvay、Chemours、3M等国际企业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的1000米水深及以上深水水密电缆,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可广泛用于水下服务器、水下机器人、水下推进器等水下设备。

  位于桐乡的化纤巨头新凤鸣更是“独中三元”,摘得1项“浙江制造精品”和2项“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其成功入选“浙江制造精品”的“超保暖聚酯纤维”,填补了国内高端环保保暖纤维的技术空白,有效替代进口产品,已成为高端保暖面料开发的首选原料。同时,它还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锑系催化剂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惟创新者赢。两份榜单,含‘新’量和含‘金’量都很高,体现了创新与市场的双重逻辑。”省工业和信息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宋婷认为,与其陷入中低端产品的内卷式竞争,不如走创新驱动的高端化发展道路,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创新和高端化的道路虽然艰难,但不拥挤,且市场空间巨大,榜单中的浙江企业用实绩证明了这一点。

  其三,入选产品高度契合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布局,也将推动集群竞争力提升。

  今年度的“浙江制造精品”中,高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纺织与服装合计占比超40%。而“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入选产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材料和消费品等领域。

  省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部主任国世荣介绍,不难看出,两份榜单均高度契合了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有利于浙江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其四,各地争相晒两张榜单成绩的背后,足见大家对创新的上心和比拼。

  记者了解到,绍兴对新认定为“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这一点从山区海岛县踊跃参评中也可见一斑。今年山区海岛县共入选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38项,比2024年度增长90%;而“浙江制造精品”中有45项产品来自山区海岛县,占推荐区县的28.9%。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将继续完善“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协同攻关体系,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面推动企业开展“两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创新水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制造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