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摇滚爷爷“两山”唱游记①丨金如意:“余”味无穷 “衢”式共富

字体:
—2025—
08/14
20:11:05
2025-08-14 20:11:05 来源:潮新闻 监制 俞斌 统筹 汪成明 记者 孙磊

  【编者按】: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首次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的率先探索。20年后的今天,在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的之江大地上,结出了哪些绿色生态硕果?这一理念推动浙江康养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喜人变化?

  今年以来,浙江老年报以AI技术制作的数字人“摇滚爷爷”深入之江大地,在绿水青山间且行且歌,以“金”“银”“山”“水”“绿”为主题,对全省11地市开展“云寻访”,用摇滚歌唱绿色经济与生态康养的融合成果。随着他的“足迹”,《摇滚爷爷“两山”唱游记》系列融媒报道顺势推出,首站“金”篇,让我们跟随“摇滚爷爷”数字人来到湖州、衢州游览。

  绿色金矿“余”味无穷

  8月14日的晨光下,一群银发客在湖州安吉余村竹林间信步,他们感慨:“绿水青山金不换,千顷碧浪万两银。”

  20世纪80年代,余村靠采矿成为当地“首富村”,随之而来的是砂石满天飞、人面满是灰。痛定思痛后,村里关掉采石矿、停掉水泥厂,挖掘起另一种“金矿”。

  如今,“大余村”建设起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基地,发展能级强劲提升,如摇滚般电力十足。村中老宅翻新成民宿,其名字也“余”味无穷:“年年有余”“余你见面”“余韵三舍”……优质生态、风光与空气,吸引50+人群享受竹林康养生活。

  “摇滚爷爷”数字人放眼湖州,“两山合作社”模式将竹林碳汇、水生态产品等生态资源纳入交易体系,村民守着竹海即可收“绿金”;在太湖溇港,90后经营生态渔场,笑称“水里游的不是鱼,是流动的金子”……绿水青山化作惠泽万家的幸福靠山。

  “衢”式共富甘甜飘香

  “昨日护住青山,今日收获金山。”来到衢州常山县路里坑村,“摇滚爷爷”数字人愈发体会“点绿成金”的魅力。

  在“羊棚咖啡馆”里,创业者调制柚香咖啡;一旁的废弃石灰窑则被改造成巨型面包窑。曾经记忆里“漫天灰尘”的景象,被松软麦香取代。如今,瀑布泳池跃入矿坑遗址,艺术馆栖身旧厂房,全村有民宿及农家乐15家,年经营收入近300万元,带动150余人家门口就业,让昔日“石灰村”真切品尝生态饭的甘甜。

  纵览衢州,柯城区万田乡现代蔬菜产业园大棚内,蔬菜绿意盎然;开化县马金镇金禧漫居乡村酒店露台上,老人们惬意品茶……当地扎实推进“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共富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点石成金手,栽下常青境”——“摇滚爷爷”数字人的电音说唱,在之江大地上不断回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绿水青山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