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6日讯(记者 周楷华 金汉青 通讯员 俞帅锋 向阳)正值暑期,新昌县研究生联合培养总部基地的工作人员仍忙着和省内外多所高校密切联系,敲定下半年联合培养研究生名单。
“到9月份开学后,今年新增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将超过200名,接近过去7年的总和。”新昌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研究生将全部入驻企业参与研发,为新昌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为破解人才“难招引、留不住”难题,新昌自2017年起已与浙工大、浙理工、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50多名。如今,研究生成为新昌重要的创新力量,协同企业攻克技术难题280多个,实现经济效益超12亿元。
为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今年新昌加大力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迭代升级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创新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总部基地,建立以研究生联培为核心的“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
近日,浙江省公布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专项试点名单,“以研究生联合培养总部基地为牵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新昌模式’2.0”榜上有名。
进入三季度,新昌加快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总部基地建设,积极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以定向招生、建立研究院等多种方式招引更多符合新昌产业发展需要的导师及研究生团队入驻该总部基地,大幅增加引进研究生的数量,为企业储备大量“新鲜血液”。
引进的研究生多了,如何用得好?眼下,新昌一方面根据院校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研究方向绘制“研究生画像”;另一方面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技术缺口,制定企业“技术需求图谱”,对两者进行精准匹配,确保9月将新到位的研究生送进对口企业,实现两者深度耦合、全程协同。
新昌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努力打造“一所高校对应一条产业链、一个研究生团队对接一家企业、一名研究生攻克一项技术难题”的精准化定向结对模式,在大力引进研究生的同时,努力帮助企业网罗实用性人才,攻克更多的技术难关。
为了让这些研究生留下来,变“过路人才”为“扎根力量”,新昌正加紧推进研究生“引育用留”集成改革,谋划针对研究生的升级版优惠政策。如为留企研究生制定成长激励计划,探索对全职留新昌研究生安家补贴等政策提档,对留新昌自主创业研究生提供种子基金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