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500米的永嘉县碧莲镇金益村潘山自然村,有一位从村里走出去的女儿叶香夏,二十余年如一日,定期回乡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免费理发,用一把剪刀“剪”出了最动人的乡愁故事,温暖了整个小山村。
“香夏回来了,大家都过来理发啦!”前不久,潘山村的石板路上又响起温暖而亲切的呼唤。今年50来岁的叶香夏曾经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理发师,并经营了十多年的理发店。如今,她早已改行在青岛经营超市,但每次回乡都会在自家院子里支起“临时理发店”,为十多位七十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免费理发。老人们得知消息后,或拄着拐杖,或相互搀扶,纷纷来到叶香夏的家中排队等待理发。
现场剪刀的“咔嚓”声与乡音俚语交织在一起,让寂静的山村重现往日的欢声笑语。阿公阿婆摸着新发型,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称赞:“这样的年轻人,真好!”叶香夏的76岁的母亲金银叶,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骄傲与欣慰。
潘山村,在当地很多人眼中宛如“世外桃源”。它地处深山之中,鲜有现代建筑,满山绿树掩映着层层梯田,清澈的山泉潺潺流淌过木屋,处处散发着古朴自然的韵味。然而,这份宁静与美丽背后,却隐藏着生活的诸多不便。村里至今未通公交,步行到通公交的大岙村需要一个多小时。因而年轻人全都外出创业,留下的是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一群需要关怀的长者。
叶香夏从小在潘山村长大,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2022年父亲走后,远在老家的母亲金银叶成了她最深的牵挂。此后,每隔两个多月,她就会踏上归乡之路,为母亲及村里所有老人免费理发。多年过去,这渐渐成了她每次回来约定俗成的公益活动,也成了她心底放不下的责任。
“老人们下山不方便,我能帮就帮一下。”叶香夏朴实的话语中透着真诚与善良。对于那些年过九旬、腿脚不好的老人,她还会主动拎着理发工具上门服务。叶香夏笑着说:“我若不回去,她们会一直等着我理发。”新冠肺炎爆发期间,叶香夏半年多未能回家。当她终于回到村里时,老人们的头发已长了一大截。但看到她回来的那一刻,大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纷纷奔走相告。这份纯真的情感,让叶香夏更加坚定了继续为老人服务的决心。“现在每次回老家,行囊中的理发工具成为了必备品,到家后看到老人们一张张熟悉而又期待的笑脸,心里就特别温暖和开心。”叶香夏说。
金益村书记杨圭良对叶香夏的善举赞不绝口,他欣喜地告诉记者,村里下辖的其他三个自然村也都面临着“银发留守”的现状,叶香夏已与他约定,下次回乡时也为这三个村的老人提供义剪服务,让这份温暖惠及更多需要的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