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两新”深度融合,浙江亮出时间表线路图

字体:
—2025—
08/23
07:15:32
2025-08-23 07:15:32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夏丹 通讯员 蒋鸿淼

  浙江在线8月23日讯(记者 夏丹 通讯员 蒋鸿淼)努力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高地,浙江亮出“时间表”和“线路图”:《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根据《意见》,到2027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浙江路径取得重大突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30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浙江路径更加成熟完善,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形成。到2035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浙江路径全面形成,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两新’深度融合是‘船’和‘桥’。”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解释,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助推器”,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战场”。

  为了彼此融通,《意见》重点围绕“创新主体是谁”“创新主要靠谁” “技术怎么转化”“成果怎么落地”“质效怎么体现”和“创新需要什么”六大问题,针对性地突出企业主体,从创新组织、创新人才、创新平台、技术转化、先进集群、创新生态六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企业是经济最活跃的“细胞”,也是推动“两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企业是核心环节。为此,《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组织体系,实施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快速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数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举措,打造创新企业集聚高地。

  截至目前,浙江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75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4万家、国家“小巨人”1801家、单项冠军233家,已形成创新企业梯队。后续随着《意见》落地落细,这支企业队伍还将进一步壮大。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围绕“创新主要靠谁”,浙江将建设以产业为主场的创新人才体系,实施加强科技型企业家引育、校院企人才共育共享等举措,打造企业人才汇聚高地。

  如今的浙江,“科技副总”进企业,“产业教授”入高校,彼此双向奔赴。同时,浙江还将开展“百名博导带团队进企业研究院、百家企业研究院带项目进高校”活动。

  围绕“技术怎么转化”,《意见》指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供给转化体系,实施加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科技服务业等举措,打造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围绕“成果怎么落地”,《意见》也有安排。浙江将建设以赋能为特色的创新平台体系,实施培育高水平中试平台、高质量孵化器加速器、高能级产业平台等举措,打造技术集成应用高地。

  比如中试平台,目前浙江已建有相对成熟的中试平台67个,其中19个列入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对新认定的省级中试平台,省财政将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升格为国家级的,给予3000万元奖励。

  “两新”深度融合得好不好,关键要看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围绕“质效怎么体现”,《意见》明确建设以创新为动力的先进集群体系,实施推进“415X”集群提能升级和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举措,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

  围绕“创新需要什么”,根据《意见》,浙江将建设以一流服务为优势的创新生态体系,实施强化创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应用场景先行先试、改革先行先试等举措,打造创新要素配置高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质效怎么体现;成果怎么落地;技术怎么转化;浙江;产业创新;创新成果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