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熟食,还有面点,离我公司也近,所以来逛逛。”近日中午,在千客隆超市绍兴城东店,95后小吴买了一个香葱烙饼,一个手撕红糖馒头,还计划再买点卤肉当午餐。
今年5月下旬,这家2012年开业的老牌商超,经几个月改造后重新开业,新增了烘焙、熟食、面点等品类。“这里干净了很多,种类也增加了,感觉有点像‘山姆’。”附近的居民说道。
在绍兴金帝银泰城永辉超市餐饮区,面包、寿司、小龙虾等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散发着诱人香味。逛一圈,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我们刚在楼上逛商场,现在下来买点吃的当晚饭。”一对情侣正在购买无骨鸡爪。
如今,在绍兴,一些超市售卖的产品已远超传统超市的百货范畴,开启了将“购物”与“餐饮服务”结合的餐超经营模式,尝试从“卖商品”转型为“卖生活”。餐超一体化,模糊了“买”与“吃”的界限,每一个走进超市的人,都可以拥有双重体验。
体验式消费:持续增长的“刚需”
提起餐超,很多人都会想到新零售代表盒马鲜生。相比于永辉超市、千客隆超市等“即买即走”的体验,在这里,顾客可以“顺便坐下吃顿饭”。
走进盒马鲜生绍兴大悦城店餐饮区,热气腾腾的面点、香气扑鼻的炸物、滋溜冒油的烧烤,还有泛着金光的皮皮虾……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各类美食让人垂涎欲滴。8月中旬,盒马鲜生推出十周年庆“鲜美生活节”活动,像卤味熟食还有“买一送一”的优惠。
正值饭点,放眼望去餐桌区域座无虚席。有的是刚下班的白领一族带着孩子来解决晚饭,也有的是小情侣、好朋友搭档过来觅食。“之前不知道有这块饮食区域的,刚好带小孩来这边买点东西,才发现这里的美食选择还不少。”在陈先生一家的桌上,梭子蟹、生蚝、大虾……各类海鲜摆得满满当当,“像这些梭子蟹和生蚝,一共50块,还免去了我们自己烧的麻烦,真的是物美价廉。”
95后小李一直是盒马鲜生的常客,每周下班后去逛一逛已经成为她工作生活之余的一个习惯。“像餐超这样的‘一站式服务’对我们上班族来说非常方便,我不仅可以在这里吃晚饭,甚至可以买早饭,如果遇上周末,还有可能会带走第二天的中饭。”小李笑道。
为了更贴合大众的需求,盒马鲜生一直走在升级的路上。在小李印象中,最初盒马鲜生的餐饮熟食主要以海鲜加工为主,这几年陆续推出了店内市集的模式,粤式小吃、铁板烧、手撕鸡等品类大大增加了顾客的选择空间。
而今年随着海鲜价格下调,餐饮熟食区的海鲜品类增多,烹调类型也更趋于多元化。“光梭子蟹一种海鲜,就有蒸的、炒的多种形式,而且即买即走,非常方便。”小李表示,作为消费者,好吃、便利和便宜是她前往超市用餐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吃得新鲜、吃得方便、吃得有性价比。这是年轻人所期待的消费场景,很多超市也都在努力匹配这一需求。海鲜区“现杀现做”的明厨亮灶,现烤面包的阵阵香味,身处其中就会发现,这种“看得见的新鲜”比餐厅的菜单更有说服力。
在“超市”这一“生活综合体”中,有人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吃饭自由”。“大家各吃各的,互不打扰,又很热闹。”有年轻人直言,相比于一个人在餐厅就餐,“不会觉得尴尬,没有那种被人盯着的感觉。”
当下,Z世代已经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习惯也决定着超市的转型方向。如今,年轻人买的不再是“东西”,而是“东西”带来的感受和生活方式。
餐超背后:传统超市的“生存焦虑”
盒马鲜生自2016年在上海金桥广场开出首店,10年来,一路狂奔闯入中国连锁商超前三甲,最近还公布了开店计划:财年内开出近100家门店。在绍兴市区,盒马鲜生已在核心城区、镜湖、城西、城南等区域进行多点布局,打破了绍兴原有的零售市场格局。
这10年间,盒马鲜生业态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也曾调整和关闭了一些门店业态,并最终沉淀出最核心的市场消费趋势:盒马鲜生和盒马NB。
“一方面我们通过开店服务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我们始终坚通过科技和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多好商品,更便捷的服务和更好的购物体验。”盒马鲜生相关负责人表示,极具差异化和价格竞争力的全球好货,是吸引顾客涌入盒马鲜生线上线下的原因,也是拉动消费的关键。
一边是山姆、盒马鲜生等网红商超的崛起,一边则是传统超市萦绕着无法抹去的“生存焦虑”。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像成立于2001年的绍兴千客隆超市,从卖百货到做强生鲜,就是在积极调整经营模式,不断提升消费体验。
据悉,千客隆超市城东店的学习榜样就是胖东来,除了优化商品结构,增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货品,还旨在为顾客提供贴心的服务,这一改造升级过程被称为“胖改”。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它是“越城版胖东来”。
在千客隆超市城东店店内餐饮区,一些档口就放置着提示牌,上面写着:“我们大多数是新员工,技能还不成熟,服务有不周到的地方,我们会加快成长,请大家多谅解。”几句话语显示出超市对顾客感受的极度重视。负责人此前透露,千客隆超市城东店这种餐超模式,计划在皋埠、马山等分店进行推广,让更多人体验到便利与美味。
在世纪联华绍兴人民中路店,目前还未开辟餐饮区,但有工作人员表示,杭州的一些分店已有动作:除了引入餐饮店,还推出了自制快餐。不难看出,在消费趋势变化下,传统超市也在努力尝试做出经营调整,通过学习借鉴成功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获得更多顾客的青睐。
实际上,盒马鲜生在新零售行业的爆火也让其他企业蠢蠢欲动。有消息传出,今年上半年,美团小象超市重新启动线下业务,对标盒马鲜生主攻高客群。2017年,永辉超市曾创立了“超级物种”品牌,京东也于2018年初推出了7Fresh生鲜超市。
但新零售的路子并不好走,2019年7月初,“超级物种”上海首店悄然关门,7Fresh目前全国几十家门店的数量也远不及品牌创立之初所设想的“在全国开超千家门店”。
未来畅想:你期待什么样的餐超
对于未来餐超发展,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期待。
“就是懂我的饮食偏好,一进门就知道我想吃什么的那种。”00后公司白领小吕畅想道,它是生活管家,能为顾客量身定做。还有更多人的心声是:“要比餐厅便宜,还要比外卖新鲜。”
餐超模式作为零售与餐饮跨界的创新业态,通过食材选购、即时消费、场景融合的复合形态,致力于满足消费升级的多元需求,即从“功能满足”向“体验与品质并重”的转变。那么,餐超要走稳走远,难点在哪里?
业内人士认为,餐超的定位不是简单“加个餐饮区”,而是要基于自身资源、目标客群与区域特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例如,社区型餐超可以主打“家庭厨房助手”,提供家常菜、儿童餐,搭配亲子食材选购区;商圈型餐超可以聚焦“白领轻社交”,打造轻食、简餐区。“餐超模式的难点,是在于两种业态的融合,要在用户需求、业态平衡和成本控制之间找到精准支点。”一位经济学专家表示。
超市从“卖商品”到“卖生活”的转型,本质上是零售业回归“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本质。未来,相信随着供应链深化、技术渗透与可持续实践的推进,餐超模式有望从 “创新试验” 走向 “主流范式”,最终成为大家的“生活枢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