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0日讯(记者 杨千莹 通讯员 沈佳)9日,浙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杭召开。省卫生健康委、省经信厅、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围绕“浙江构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先行省建设”介绍情况。记者获悉,自2005年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以来,我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已成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20年来,我省在提升服务可及性、增强中医临床疗效和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全省现有中医类医疗机构4599家,2024年公立中医院总诊疗人次达6183万。在此基础上,我省重点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建设2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13个学科在全国中医院学科学术影响力排名居前,其中中医血液病学科列全国第一,并累计培养了院士1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15名、省级名中医424名。
让百姓在家门口方便快捷地享受中医药服务,是发展的重要目标。据此,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省92%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以上水平,94.5%的家庭医生团队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提供针灸、推拿等10项以上中医药服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中医责任编辑:叶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