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天台塔后村做好水文章培育富民产业

三水入村风景美 九村组团活力足

字体:
—2025—
09/11
07:28:33
2025-09-11 07:28:3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杨群 共享联盟·天台 钱青

  浙江在线9月11日讯(记者 杨群 共享联盟·天台 钱青)夏夜微风拂过,天台县塔后村口公园里,荷花塘波光潋滟,老人悠闲地坐在石凳上纳凉,怡然自得。“以前村里猪圈遍地、污水横流,下雨天走土路满脚是泥。”谈起家乡巨变,70多岁的村民陈达中感慨万千,他从过去靠蹬三轮谋生,到如今在家门口开民宿赚钱,正是靠着这绿水青山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的塔后村已是声名远扬的美丽乡村,距县城仅10分钟车程。可在20年前,这里闭塞贫困。

  转折源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理念的指引。塔后人深刻认识到,要摆脱贫困,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做好“水文章”。自2005年起,村两委以水系治理为切入点,结合“千万工程”,全面重塑村庄发展格局。

俯瞰天台县塔后村。 受访者供图

  塔后村创新构建“三水入村”体系:引坡塘溪水源,一股灌溉农田,一股穿村而过形成“九曲十八弯”的灵动水街,一股恢复五口连环塘的蓄水功能,如珍珠串联在赤城山脚。三水最终汇流,形成“高山溪—连环塘—农田—村落”的活水网络,彻底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2012年起,塔后村的生态建设再加码,启动水岸同治,统筹村内山、水、林、田、路、房等资源,梳理空间布局。同步开展全域环境革命,打出治水拆违、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等系列组合拳,疏通污水管网,终结十年臭水问题,建设生态停车场、文化大礼堂等配套设施,整个塔后面貌焕然一新。

  更令人称颂的是,塔后村将水系治理与产业培育有机融合,坚持以水系构建、水岸资源联动开发为主线,整合山林、田园、旧宅等要素,沿水布局民宿、康养、文旅产业。特别是2021年,天台县入选水利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借此东风,塔后村建起了一座水上莲花舞台,激活了乡村音乐节IP,带动民宿天天爆满。

  一村富不算富,2018年,天台县创新提出“片区化组团发展”理念。塔后村顺势联动周边8个村社组成“大塔后片区”,通过“1+2+9+N”和合共生机制,以大健康产业为主轴,实现民宿集群、文旅度假、天台小吃、健康养生、生态农业等多业联动。近年来,片区还策划“大塔后生活节”品牌活动矩阵,打造塔塔花园、百步洋研学营地等农文旅消费场景,先后推出“啤酒音乐会”“星光夜市”等夜经济业态和四季游模式,推动片区消费提质增效。去年,片区接待游客1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4亿元。

  村庄焕发活力,人也愈发朝气蓬勃,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来这里创业。夜幕降临,塔塔花园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这里的85后负责人褚丹娜就是创业青年之一,她已在塔后村耕耘三年多:盘活闲置农房和千亩桃林,将单一餐饮拓展为集婚礼、马场、窑烤、种植等多元业态的乡村共创平台;以“技能换资源”模式吸引青年低成本创业,打造出“台州马帮”、新芽公社等特色项目,推出乡村猫鼠跑、剧本杀团建等特色活动,年营业额突破250万元。

  “这些木屋将以月租形式开放,希望吸引向往乡村的人来生活。”褚丹娜指着正在建造的花园木屋说,“大塔后的业态越来越丰富,我们也要年年拓展新项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天台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