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湖州在养老机构推广“一床一码”

服务精准到床 关爱精确到人

字体:
—2025—
09/15
07:33:24
2025-09-15 07:33:2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邹冠尔

  浙江在线9月15日讯(记者 邹冠尔)近日,在湖州明德医养中心,护理员王阿姨像往常一样从清晨就开始忙碌。她按下20床床头按钮说:“早上好,我们吃早饭。”此刻,服务时间、语音中识别到的服务内容与此床绑定的老人信息实时上传至系统。

  为解决传统养老管理中“服务看不清、补贴发不准、风险防不住”的痛点,今年湖州在全市养老机构全面推广“一床一码”数字化改革。每名入住老人和每张床位都拥有唯一的电子身份码,“人码+床码”动态绑定、雷达设备实时监测。

  “护理员提供服务时,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准确记录服务内容;安装在床头的生命监测雷达,实时捕捉心率、呼吸、离床等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值班人员将迅速到达现场。”湖州明德医养中心院长陶青介绍,“以往护理服务是靠护理员手写记录,容易出现遗漏或差错。现在通过‘一床一码’系统,每一项服务都‘留痕’,实现服务有据可查。”

  “一床一码”不仅提升了服务透明度,还推动养老资源的精准配置。系统通过对老人身份信息、失能等级、经济状况等12类数据的整合,构建精准“画像库”,对养老机构和老人分级分类补贴。

  “改革之前,相关政策分散在各部门,老人及家属不懂怎么申请,部门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符合条件的老人,导致不少享受不到补贴。”湖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顾人杰告诉记者,“现在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政策和个人数据匹配,实现‘应补尽补、去重补贴’。”

  目前,“一床一码”已覆盖湖州全市85%的养老机构,补贴发放准确率超99%,人工核验成本降低30%。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养老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