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三年学习,我从对医学一无所知,到现在有了不少了解,真的很有成就感。”9月18日,正在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助理全科基地接受培训的吕程烨微笑着说道。他分享了自己在杭州医学院三年的学习心得和未来规划:“我选择回到大岚镇柿林村卫生室工作,未来会和总院保持紧密联系,也会重点关注中医适宜技术的发展方向。”
吕程烨是余姚市2022年首批招收的大学生村医之一。
为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2022年,余姚市首次采取“招录与招聘并轨”模式,面向本地应届高中毕业生招收了20名村医委培生。这些学生全部为余姚户籍,并与相关部门签订了定向培养就业协议。他们由杭州医学院承担培养任务,专业为临床医学,专科层次,学制三年。
这批学生年龄在18至19岁之间,包括4名男生和16名女生。他们的高考成绩均远超当年一段线,其中两人甚至超过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经过三年系统培养和严格考核,今年6月,19名大学生村医顺利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全部被分配至各乡镇(街道)的村卫生室,其中有6人选择扎根四明山区域,占比近32%,分别服务于陆埠镇洪山村、干溪村,大隐镇芝林村,大岚镇大俞村、柿林村以及鹿亭乡石潭村等6个村卫生室。他们的加入,为改善山区群众就医条件注入了新鲜血液。
入职后,他们立即进入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助理全科基地,开始为期两年的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真正走上临床后才越发体会到,同理心对医生来说太重要了。除了治病,我们还要尽可能尊重患者、关怀他们的心理状态。”一位大学生村医在培训中感慨。
据宁波大学附属阳明医院助理全科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两年的培训对这些年轻村医而言充满挑战。学习节奏紧凑、考核标准严格。他们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还需通过多项考试。顺利通过考核者将获得《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最终正式上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