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9日讯(记者 孟琳 通讯员 关星星)清晨,退休十余年的调解员吴美丽一如既往赶到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的“吴美丽工作室”。这次,她约了村民严阿龙,要调解其手部受伤赔偿事宜。“虽然退休了,还是常有村民点名找我。我就每月集中安排几天,像开‘专家门诊’那样,几起调解集中处理。”吴美丽笑着说。
身穿白衬衫、留着利落短发,吴美丽步伐轻盈、言语从容。她耐心安抚当事人与家属,细致说明鉴定流程和依法维权途径……工作室的办公桌上,调研卷宗与工作日志整齐叠放。调解记录上,时间、地点、类型、人物、案情,无一不详实。
吴美丽原是织里镇司法所干部,三十多岁时成功调解了一起劳资纠纷,自此成为镇上首批专职人民调解员之一,一干就是41个春秋。
织里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汇聚超1.4万家童装企业,年产量达25亿件(套),占全国童装市场三分之二以上。蓬勃的产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全镇45万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35万。二十多年前,童装行业尚未规范,家庭作坊遍地,劳资纠纷频发。“那时镇里一天要接待十几批群众。”2002年,织里镇成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时任司法所所长的吴美丽成为首任“掌门人”。
“做调解,首要就是公正。无论外来本地、老板员工,我都一视同仁。”2012年底,一家童装厂的员工担心老板因负债而欠薪,准备集体离职。彼时正值生产旺季,员工一走,工厂就得停摆。吴美丽介入调解后,老板预付了六成工资,但仍有八名员工领钱后连夜返乡。
老板来“讨说法”,吴美丽二话不说,承诺一定把人找回来。她多次走访家属、反复沟通劝说,八名员工最终悉数返岗。那年年终,所有工人的工资全额到手,老板也如期交付了订单。“当时员工们送来鲜花和锦旗,上面写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说到这儿,吴美丽眼眶湿润。
近年来,织里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速童装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随着产业向“绿”,社会治理也面临不断涌现的新挑战,纠纷类型不再限于以往的劳资矛盾、房屋租赁问题,还扩展到环境整治、废弃布料投运等环保问题。但无论面对怎样的新难题,吴美丽总是第一时间介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
调解工作繁琐辛苦,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需要牺牲个人时间、家庭团聚。“但每化解一桩纠纷,心里就特别踏实,有一种无法替代的成就感。”在吴美丽看来,调解有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相辅相成的。四十余年来,她累计处理纠纷两万余起,其中劳资纠纷1.36万件,成功率达98%,为劳动者追回工资及工伤赔偿款9800万元。
“别人说我有调解天赋,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用心用情。”吴美丽将调解经验提炼为“五步法”:真情相待稳“情绪”、法治宣传明“事理”、深入细致摸“实情”、多方协调凝“合力”、依法调解维“权益”。在她的带领下,织里镇的调解成功率持续上升,法治根基日益巩固。吴美丽还通过“传帮带”,培养出一批批调解骨干。徒弟陈翠芳原本是矛调中心讲解员,在耳濡目染中萌生了做调解员的念头,“我最佩服吴阿姨情绪稳定,当事人再激动,她都不急不躁,还能安抚对方、讲清责任、化解矛盾。”
如今,“吴美丽工作室”已扩展为有18名志愿者的团队,还携手“老兵驿站”“平安大姐”等社会力量,持续化解各类纠纷,守护基层安宁,让“枫桥经验”在织里焕发出新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