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14个公物仓全域联动,节约资金近8000万元

杭州为二手公物建“超市”

字体:
—2025—
10/11
07:08:22
2025-10-11 07:08:22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张梦月 周逸

  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记者 张梦月 周逸)就像普通人在网上交易闲置物品一样,公物也有“二手超市”。作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物仓创新试点单位,2021年,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低成本改造档案库房,在杭州市民中心建成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实体仓,对各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的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和周转。目前,杭州已实现1个市级主仓和13个县(市、区)分仓全市域覆盖及联动。

  建仓,并不是为了存储,而是要让“沉睡”的资产“流动”起来。各公物仓自运行以来,累计为全市700余家(个)行政事业单位及大型活动、工作专班提供资产周转保障,节约购置经费7980余万元。

  走进杭州市级公物仓,记者仿佛进入了一座高效运转的物流仓库——1871平方米的公物仓里,一排排货架整齐排列。小到裁纸刀、固体胶,大到打印机、文件柜,3000余件资产按照不同价值,分门别类摆放在6个存储区内,并贴上相应的“身份标签”:使用频率高需定期补充的放在“易耗品区”,出现破损的进入“维修区”,等待调配的候在“出库交接区”……

  过紧日子,资产“先调剂后购置”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共识。以杭州亚运会赛后资产为例,亚运会结束后,市级公物仓陆续接收了办公设备、家具等近7000件资产。去年7月,杭州城市大脑提升工程建设中,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主动申请调配一批室内全彩显示屏,曾经在亚运场馆“上岗”的大屏转而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再就业”。

  近年来,进入公物仓的闲置资产不仅在省内循环利用,节约下的资产还输送到国内外有需要的地区,支持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随着“大资产”循环理念逐步落地生根,这间“二手公物超市”正在探索将更多类型的国有资产纳入循环体系。目前,杭州市级公物仓的盘活资产正在从办公设备、家具等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等拓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二手;公物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