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救人不能等!”

运河边八旬老人落水,52岁的他纵身一跃……

字体:
—2025—
10/22
08:55:32
2025-10-22 08:55:32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朱璐钧

李松高在工作中。

  “听说国庆前,我们急救点一名担架工跳河救人了。”这两天,临平一院运河分院的医护人员都在传一桩好人好事,有人还在朋友圈发出了现场照片。眼尖的人一眼就认出,照片里抱着落水者的是120急救点的担架工李松高。

  事情发生在9月26日清晨,临平一院运河分院120急救点接警,运河杭机路加油站附近有一名老人掉进运河,需要急救。站点急救医生俞华芳、担架工李松高、驾驶员阮治宇火速出发。

  紧急救援,一跃是本能更是担当

  7点47分,120急救车抵达现场,运河边的一幕让人揪心:河面宽约4到5米,两侧分别是高约2米的石墙和淤泥堆,一位瘦弱的老奶奶紧紧抱着河岸的树根,无法自行上岸。

  现场,一位居民和保洁员正撑着一艘塑料船努力接近老人,想要把她拉上来。但老人年事已高,加上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体力已明显不支。只见河面上小船摇晃不定,船上的人尝试几次也无法将老奶奶救上船,救援一度陷入僵局。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人脸色越来越苍白,52岁的担架工李松高心急如焚。“不能再等了!”评估现场后,他心一横跃入河中。幸运的是,老人所在的位置水深仅一米多,李松高稳稳托住老人,在岸上群众的协助下,成功将老人抱上小船,并顺利托举上岸。

  “这条河我熟悉,河中央水深差不多4米,淤泥松软,再拖下去老人可能体力不支再次滑落,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我从小在运河边长大,会游泳,所以敢下水救人。”事后回忆这个决定,李松高坦言,虽然下水前心里有些忐忑,但“救人不能等”的信念让他战胜了犹豫。

  生命接力,21分钟见证专业与温度

  老人获救上岸后,李松高又忙着和俞华芳、阮治宇接力展开专业救护: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更换湿衣、开启热空调、用毛毯保暖,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到位。整个救护过程中,他们密切关注着老人的生命体征,安抚着她惊慌的情绪。

  7点58分,老人被稳妥送上救护车;8点06分,老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治疗。从接警到成功送医,全程仅用时21分钟。这21分钟里,有李松高的奋不顾身,有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护,更有整个团队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谈及老李的“纵身一跃”,急救团队成员说,这已不是这名担架工第一次“冲动”救人了。

  今年52岁的李松高,自2018年加入运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急救点以来,已参与过数百次救援行动。他不仅收到过家属送来的锦旗,还被授予“美丽运河人”荣誉称号。这一次的奋不顾身,再次诠释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职责的坚守。

  “转运患者分秒必争,救人不能等。”李松高一句话道出了所有急救人员的心声。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生命负重,用后背当“担架”,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用勇气和专业守护每一个珍贵的生命,践行“生命至上,救人第一”的医者承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临平;医护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这两天,临平一院运河分院的医护人员都在传一桩好人好事,有人还在朋友圈发出了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