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记者 赵璐洁 共享联盟·开化 方晓璐)10月15日,在开化县华埠镇芹阳中心卫生院,开化县人民医院医生钭建波一边为村民问诊,一边向卫生院医生讲解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病情发生,该如何治疗,用哪种方法效果最好。
钭建波是县人民医院内科医生,主动来到乡镇卫生院驻点。这一变化源自浙江省推进的县域医共体医疗卫生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作为该项改革的试点之一,开化县用“一盘棋”思维破解基层医疗人才不足问题,打通医共体“总院—分院—村卫生室”双向流动通道,让基层医生“上得来”,让更多县一级骨干力量“下得去”。
双向流动通道打开之所以顺畅,是因为县域医共体内的编制壁垒率先被打破,让人员在各级医疗机构间能顺畅流转,并通过全员岗位竞聘、增加岗位补贴、职称晋升倾斜等政策激励医疗人才下沉。
改革后,编制可以统筹使用,基层医疗岗位拥有更多的资源配置,更多县一级医务人员愿意到基层。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慢病管理的县中医院呼吸内科医生陈俊,选择了村头镇中心卫生院;县妇保院中医科骨干汪志开则选择派驻桐村镇卫生院,他想在这里打造中医特色专科……
据统计,改革实施以来,已有46名县一级医务人员下沉乡镇卫生院,45名乡镇医务人员扎根村卫生室。通过基层医务人员长效培养机制,有44名基层医务人员赴县一级医疗机构工作。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小病不出村”成为现实。“我年纪大了,牙一直不好,想到县医院治疗,腿脚又不方便。现在好了,县医院医生到镇卫生院坐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县里一样的治疗效果。”池淮镇村民王奶奶说。
开化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汪义锋表示:“医共体人员双向流动通道打通了以后,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基层医疗人才‘上转’得到锻炼,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