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专家齐聚云和 共话浙西南闽北赣东先秦考古新发现

字体:
—2025—
10/26
09:37:13
2025-10-26 09:37:13 来源:潮新闻 见习记者 陈朴风 朱亮羽 通讯员 徐竹梅

  10月25日,浙西南闽北赣东先秦考古学术研讨会在丽水市云和县隆重开幕。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以及浙江、福建、江西等省考古文博机构的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总结交流三省先秦考古的新发现与新成就。

  浙西南-闽北-赣东区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是探索东南地区早期文明进程的“关键拼图”。地处三地交界的云和,因受地理条件与研究视野所限,曾一度显得沉寂。近年来,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支持下,云和开展区域系统调查,发现先秦遗址81处,出土大量原始陶瓷器、石器、玉器等,并连续两年斩获浙江省“考古重大发现”荣誉。其中,独山西周土墩墓群入选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显圣湾遗址则入选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这些成果不仅改写了人们对云和历史地位的认知,也让这片曾经的考古“冷门”区域一跃成为研究浙西南先秦文明的重要窗口。

  研讨会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明辉介绍,在近年浙西南区域系统调查新发现的近700处先秦遗址中,云和占比显著。其中黄山上、显圣湾等遗址的发掘,将云和人类定居史追溯至距今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时期,为瓯江文化溯源、闽越文化北进及山海文明交融提供了实证,揭示出浙西南曾是高度复杂社会与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 

  此外,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戴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陈虹等专家,分别结合云和出土的丧葬遗存、磨制石器等资料,从技术传播、社会礼仪等角度展开专题论述。他们指出云和与良渚文化等周边文明的深度互动,是好川文化多元融合特质的集中体现。 

  而云和县博物馆也于同一天正式开馆,并举行云和考古工作站揭牌仪式。两大文化盛事同日登场,为这座承载着深厚史前文明的县城,奏响了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新序曲。 

  云和县博物馆展陈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示、教育传播、文创开发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国有博物馆。近年来,云和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出土文物及标本达数千件,更为云和县博物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文物基础。与此同时,浙西南地区第一座县级考古工作站云和考古工作站的落地,也为持续研究与学术交流提供保障,助力瓯江文明的传播与深化。 

  “考古不仅是追溯历史的学术事业,更是构筑文化认同、赋能当代发展的重要基石。”研讨会上,丽水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丽水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强化系统保护,深化整理研究,推动考古成果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和文旅融合,让陈列在绿水青山间的遗产 “活”起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考古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0月25日,浙西南闽北赣东先秦考古学术研讨会在丽水市云和县隆重开幕。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以及浙江、福建、江西等省考古文博机构的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总结交流三省先秦考古的新发现与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