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京杭大运河20公里沿岸景观正式完工!杭州又添好去处

字体:
—2025—
10/29
08:12:28
2025-10-29 08:12:28 来源:杭州发布

  经过150多天的集中攻坚,杭州大城北运河沿线整治提升工程全线完工,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石祥路-塘栖古镇段)20公里沿岸滨水风貌景观全面重塑。

  余杭段大运河沿线景观“焕新颜”

  余杭段大运河沿线整治提升工程南起拱墅-余杭交界处,北至仁和武林头,全长15.6公里,整治面积达54.3万平方米。通过整治提升,拆除、搬迁了沿线落后产能,拆除旧厂房、彩钢棚等建筑约6.6万平方米,拓展沿河公共空间约5.3万平方米。

  项目保留了沿线原有的大型乔木,增植了栾树、银杏、樱花等季相树种,形成“春赏樱、夏遮阳、秋闻桂、冬观枝”的四季景韵,极大改善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推进滨水空间功能再造,有效串联起良渚文化与运河文化这两颗世界遗产明珠,打造融文化展现、休闲旅游、产业联动、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大运河沿线绿廊空间。

  临平段大运河沿线功能“再升级”

  临平塘栖城镇核心段景观整治提升工程东起圆满桥、西至运河大桥,全长约3.5公里,整治范围为运河沿岸50-160米,整治面积为21.8万平方米。通过整治提升,完成合正渣土码头等沿线厂区搬迁拆除,全面打造连续的滨水生态景观带,并设置休闲步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功能复合的文体活动设施。同时利用钢结构廊架、钢板地雕等元素,打造“艺术锈场”,形成工业文化体验区,不仅能满足市民日常休闲需求,也成为市民文化旅游的新体验。

  同时,本次整治还完成了原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遗留的物产石化码头、半山电厂灰库、法液空等沿岸企业厂房搬迁拆除,补齐了运河东岸景观带(电厂河—康桥路)等3处景观带断点,新增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实现了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连续贯通。

  可赏、可玩、可憩

  重塑后的大运河沿线值得来打卡

  精塑景观 增建设施

  沿线布局休闲步行道、骑行道,新建标准篮球场5座、羽毛球场8座、乒乓球台15张、网球场1处,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以及观景挑台1处和主题儿童游乐设施、智慧互动设施等,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活动空间。

  仁和田园风貌区块新建的生态土路游步道与周边的农田景观相映成趣;文化艺术岛区块新建桥梁横跨水面,将南北岛连为一体,让近7000平方米沿河空间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在梁山工贸及马角洋港区块、古运河路两侧区块,曾经的旧厂房、彩钢棚踪迹全无,焕新为连绵的绿意和蜿蜒的步道。“还河于民”、古今交汇的美好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打造地标 融入文脉

  深入挖掘“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农耕文化”三大内涵,将历史记忆巧妙嵌入现代城市肌理。

  滨水绿道串联运河文化雕塑、非遗文化展示点等多个文化展示点,使游客在漫步中便能感知历史文化的厚重;文化堆积区土层立体展示墙让游客在欣赏运河风光的同时,也能直观地触摸文物遗存的历史脉络;仁和花园村作为原中共西镇区委旧址,以红色基因为魂,将绿道与连片农田无缝衔接,游人穿行其间,在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中,读懂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塘栖水上客运中心采用坡屋顶、青灰瓦片等传统元素,与运河风貌实现和谐共生。

  激活动能 升级产业

  运河的复兴,亦是沿岸共富的引擎。围绕大城北“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目标定位,沿运河发展轴布局产业功能,推动沿岸传统产业向创意设计、数字经济、文化康养升级。

  大运河西岸余杭段有机串联起沿线多个文创园区,带动沿线10个村社产业升级。大运河东岸临平段启航·青创综合体吸引100余家企业入驻,千余名青年人才安居创业;元通汽车国际贸易港、运栖科创产业园等项目正加速推进落地,形成“科创+文旅”双轮驱动;塘丁超水上黄金游线带动促进区域旅游、观光、休闲、运动、会展等产业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京杭大运河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经过150多天的集中攻坚,杭州大城北运河沿线整治提升工程全线完工,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石祥路-塘栖古镇段)20公里沿岸滨水风貌景观全面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