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灯泡、买插座、补漏水、收取管理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有人连续十年为居民义务操劳,应该当得一声“小巷管家”。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江滨社区第四党支部党小组组长倪荣东,就是这样的小巷管家。
倪荣东今年82岁。他搬入江滨社区交警宿舍楼后,于2015年从上任志愿者手中接过楼道管家一职,并默默奉献至今。
据了解,交警宿舍楼内有36户住户。随着时间推移,该楼已属于老旧楼房,既没有现代居民楼的配套物业,原有业主也有不少已搬迁他处。由此带来诸多问题:楼内公用的水费、电费怎么收?公共区域的设备谁来负责维护?楼道和公共场所的卫生如何保持?无人住户的费用该怎么收取?
“为了解决大家担忧的问题,楼内一名住户主动担任楼道管家,承担起志愿服务。之后,因为对方搬迁,我就接过了这个活,成为交警宿舍物管会副主任。”倪荣东表示,“我是一名党员,遇到事了,党员不上,谁上?党员不带头,谁带头?”
成为宿舍楼管家后,倪荣东十年如一日践行初心:楼道灯坏了,买来灯泡,搬来梯子给装上;谁家里插座坏了,带着工具上门帮忙更换;发现哪里漏水了,自学补漏技术前去处理……
“我虽然是‘三脚猫’功夫,但对付一下楼内居民的日常需求,还是可以的。”倪荣东说,宿舍楼没有正规物业公司,所以每年向住户收取的管理费并不多,没有多余的费用聘请水电工人。“本着能省则省考虑,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决不花钱请人帮忙。”
倪荣东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楼内36户每年都能百分百如期缴纳管理费。不论是常住居民,还是长时间不在这里居住的业主,从无拖欠。究其原因,他对所有住户都有了解,交流和沟通问题非常顺畅。同时,他年复一年的义务付出有目共睹,居民对他很信服。
十年来,每当有新住户搬来交警宿舍楼居住,倪荣东都会找时间串门,一是相互认识,交换联系方式,让新住户有事情随时可以找他;二是通过聊天,告知对方楼内约定俗成的物管规则,避免误解。
“我现在年纪大了,感觉精力有些跟不上了,希望有人可以接替我继续做好小巷管家。”倪荣东坦言,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宿舍楼内大部分中青年居民还在忙工作、忙事业,短时间很难找到接班人。接下去,他打算通过社区,找临近退休且热心的居民多多交流,从中选出一人来交接志愿服务的“接力棒”。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