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6日讯(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李敏敏)清晨7时,徐俊昌带着数十件货品,开始一天的配送工作。和外卖小哥不同,他身着深蓝色外套,踏着保洁三轮车,将去往城市隐秘的角落——作为杭州宸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公厕保洁班班长,拱墅区祥符街道43座公厕都由他管理:添上厕纸、洗手液,让市民更舒心;换上新拖把、洁厕剂,让保洁员更顺手。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首届全国“十佳环卫人”名单,徐俊昌成为浙江唯一入选的一线环卫工人。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正在巡查公厕的路上:“没想到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给我评这么高的荣誉。”
23年坚守岗位,徐俊昌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十多项荣誉。但面对记者,他依然不善言辞。细细了解他的过往经历,就能感受到那股创新进取、服务群众的锐气和执着。
2002年10月,27岁的徐俊昌来到杭州,初入环卫汽车场修理厂担任焊工。“环卫这块其实有很多技术工作,不仅要耐得脏,也要钻得精。”初中文凭的他钻研电焊技术,边干边学,从门外汉迅速成长为能看懂图纸、独立下料、精通维修的技术骨干。
经过潜心总结,他独创了一套高效实用的工作方法,把设备平均维修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多年来,徐俊昌参与维修各类环卫作业设备千余台次,累计为单位节省维修成本200余万元。考取高级电焊工证书后,他还成立了“徐俊昌劳模工作室”,带动团队提升技能水平和创新意识。
2015年,杭州一处倒粪码头突发故障,这里承担着全市200余吨粪便处理任务,一旦无法清运,可能引发粪便满溢等公共卫生问题。徐俊昌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配件无法购买的情况下,自己设计制作替代部件,使粪便处理站恢复正常运转,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转入公厕保洁管理部门,徐俊昌又把钻劲用在了服务群众中。杭州亚运会是个考验,徐俊昌所管理的公厕中有8座位于亚运场馆核心区域,服务保障标准高。杭州亚运会期间,他白天不间断巡查,有一次管道破裂导致粪水渗出,便带头穿起防污连体衣进入现场,快速完成抢修。“我们守着城市的干净和安全,也参与到城市的盛会里。当选杭州亚运火炬手的激动心情,我现在都还记得。”徐俊昌说。从家乡河南来到浙江,如今,他对杭州已经有了归属感。
每天,年过半百的徐俊昌依然穿梭在大街小巷,守护着城市的隐秘角落。同事都称他为“活地图”——43座公厕,设施、耗材、管线,人流量差异、化粪池清理周期、排污管道状况等,他都了如指掌。登上过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台,奔跑在亚运火炬传递现场,回到自己的辖区,徐俊昌仍是保洁班的班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