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泡水车”,伪造的检测报告,然后以低价“精品二手车”转让。近日,龙湾区公安分局沙城派出所历经一个多月攻坚,成功打掉一个流窜多地的“泡水车”诈骗团伙。
收购低价“精品车”被骗
今年4月,几名年轻小伙驾驶一辆沃尔沃轿车来到孙女士的二手车门店,声称急需用钱,愿低价转让该车辆。从事二手车生意多年的孙女士仔细查看车辆品相后颇为满意,双方初步商定以11万元成交。
按照行业惯例,孙女士先支付定金,然后将车辆送至专业检测机构核验无误后再付尾款。但对方表示已持有车辆检测报告,且因急需用钱无法等待二次检测,若一次性付清全款可让利3000元。看着对方提供的报告显示车辆状况良好,孙女士心动之下同意了一次性付款的交易方式,最终以10.7万元完成交易。
令孙女士始料未及的是,车辆到手仅数日便突然无法启动。满心疑惑的她立即联系专业检测机构来查验,检测结果这辆车竟是经过翻新的“泡水车”,之前的车况描述与检测报告全是虚假信息。孙女士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涉及一个00后诈骗团伙
孙女士最初报警的属地并非沙城派出所,但沙城派出所当时正集中办理多起类似报警案件。民警何一帆在侦办过程中发现,孙女士遭遇的骗局与辖区内其他案件作案手法高度吻合:嫌疑人均以“急需用钱”为由低价转让车辆,并且提供伪造的检测报告,隐瞒车辆泡水的核心隐患,诱导受害者一次性付款。
“单纯隐瞒车辆泡水情况可能属于民事纠纷,但伪造检测报告就涉嫌合同诈骗了。”何一帆介绍,为精准界定案件性质,警方第一时间联系了嫌疑人提供的“检测机构”,核实后确认所有报告均系伪造,这一关键证据为案件定性为刑事诈骗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串并案件、走访受害者、排查社交平台痕迹等方式,警方逐步摸清线索:6起案件均由同一团伙所为,涉案车辆包括沃尔沃、凯迪拉克、宝马等品牌,总价值超70万元。
由于二手车交易需提供车主身份信息,警方很快锁定了以安徽籍00后陈某、薛某为首的诈骗团伙。
经查,该团伙成员学历不高且不愿从事体力劳动,从老乡处习得“泡水车”诈骗套路后,专门低价收购泡水车,经简单整修掩盖痕迹,再伪造虚假检测报告,将问题车辆包装成“精品二手车”流窜各地售卖。
实施抓捕全额追缴赃款
锁定嫌疑人身份后,沙城派出所立即启动网上追逃。7月30日,民警在徐州火车站成功抓获嫌疑人薛某,并第一时间将其押解回温州。面对警方搜集的铁证,薛某很快如实供述了与陈某等人结伙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其余团伙成员也相继到案。
“案件侦破只是第一步,帮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才是关键。”何一帆逐一联系6名受害车主,详细核实损失情况,积极协调涉案资金追缴事宜,多次与嫌疑人家属沟通,阐明法律后果,动员其主动退赔赃款。
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追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9月,孙女士被骗的10.7万元全额退还至其银行账户。10月28日,孙女士带着锦旗赶到沙城派出所当面向何一帆道谢。
截至目前,该团伙涉案的70多万元赃款已全部追缴到位,均已退还各受害车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