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救分会主办,中国高级调度在线生命支持系统(ADLS)专家委员会公布的“ADLS年度优秀调度员”名单揭晓,金华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85后调度员邵晓洁成功入选,成为此次金华地区唯一,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调度员。
深耕调度岗位7年,邵晓洁以电话为“战场”,用专业与速度在生死之间搭建救援桥梁,这份荣誉既是对她个人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金华院前急救调度体系的有力印证。

在领奖台上的邵晓洁(左起第五个)
电话两端的生死竞速
“有人晕倒了!脸色发青,没意识了!”6月17日深夜,正在值夜班的邵晓洁突然接到一通带着哭腔的紧急求助电话,背景里的嘈杂哭声几乎盖过了报警人的话语。凭借7年调度经验,她立刻判断患者情况危急,稍有延误便可能危及生命。
一边快速调派金东区澧浦镇急救点最近的救护车,一边对着电话安抚:“别哭!先救人!”邵晓洁的冷静话语让慌乱的家属瞬间镇定,她随即通过电话一步步指导家属开展胸外按压。从接警到调度,再到持续的急救指导,8分钟后,急救医生赶到现场,原本无呼吸心跳的朱先生在现场就恢复了心跳和呼吸,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胜出。后经院内治疗,成功实现脑复苏。
这样的紧急时刻,在邵晓洁的工作中屡见不鲜。今年,她还接到过一名父亲的求助,孩子呛奶窒息,电话里父亲虽然着急,但沉着冷静,只盼着她立刻指导。邵晓洁沉着下达指令,从拍背到体位调整,一连串专业指导后,电话那头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一场危机就此化解。“通过电话给人以生的希望,这是调度工作最大的成就感。”邵晓洁笑着说。

专业底色与公众配合筑牢生命防线
“调度不是派个车那么简单,判病、指导、沟通,每一步都关乎生死。”邵晓洁坦言,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是让情绪激动的报警人有效配合。曾有一次,一名家属报警称丈夫命悬一线,却因过度慌乱说不清地址,只反复催促“快点”。情急之下,邵晓洁依靠基站定位优先派出救护车,同时联动110核实地址,经过多次电话沟通终于找到患者,“如果家属能冷静配合,哪怕发个微信定位,救援效率能再提高一倍”。
金华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楼剑介绍,120调度员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不仅要应对突发急症的紧张节奏,还要处理大量无效电话和骚扰电话,工作压力极大。而邵晓洁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核心在于她高压环境下的应急决断力、精准的医学指导能力、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持续学习的态度。
“院前急救从120电话开始,‘接报即施救’才能让急救前移。”楼剑表示,邵晓洁的荣誉,证明了金华120调度人才培养和急救体系建设的成效,也让更多人看到调度员岗位的价值。对于未来,邵晓洁充满干劲,“会多一分耐心、多问几个问题,争取救更多人”,同时她也期盼,市民拨打120电话时能保持冷静,准确提供地址、病情等关键信息,“你的配合,就是生命的加速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