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科技赋能 加快出海

龙泉“一剑一瓷”淬新火闯新路

字体:
—2025—
11/20
06:53:57
2025-11-20 06:53:5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黄彦 见习记者 黄馨怡 共享联盟·龙泉 崔建霞 通讯员 柳晨茜

  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记者 黄彦 见习记者 黄馨怡 共享联盟·龙泉 崔建霞 通讯员 柳晨茜)11月18日,2025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丽水龙泉召开。会议前一天,在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与“海丝”内陆起始地考古成果分享活动上,与会专家系统论证了龙泉窑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确认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内陆重要起始地。

  龙泉是著名的剑瓷之都,近年来持续推进剑瓷文化“深化”“物化”“转化”工程。从遗址保护到产业创新,从国际交流到文旅融合,龙泉剑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前不久,由龙泉当地企业浙江天丰陶瓷有限公司主导的国家标准《青瓷器第4部分:青瓷包装容器》成功立项,这是龙泉企业在青瓷领域首次主导国家标准。

  科技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龙泉复建青瓷研究所,先后落地运行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龙泉研究院,聚焦产业发展、技术研发、学术交流等关键问题:龙泉黑胎青瓷数字化采集与智能化生产、青瓷酒瓶泥标准化……依托“一所两院”,一个个关键共性难题、企业瓶颈问题得以纾解。“‘一所两院’强化了产业的科技支撑与国际影响力,更通过校地协同与跨界融合,实现了历史经典产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龙泉市青瓷研究所所长胡兆雄说。

  创新,为龙泉剑瓷产业注入了不竭活力。龙泉成立青瓷3D打印技术服务中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推出3D剑瓷模型数字IP潮品,引导青瓷从业者进行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改造、创新化融合。青年工匠、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徐星将动漫等元素植入青瓷杯中,极大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

  为振兴传统经典产业,龙泉大力实施剑瓷历史经典产业振兴行动,发布全省首个非遗项目图文表述使用指南和陶瓷工艺品制作师国家标准,制定出台了10余部省级地方标准。推动剑瓷“出海”,正成为龙泉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渠道。

  不久前,第三届“龙泉论剑·万邦造物”吸引了25个国家的110多位艺术家参与,为多元文化深度交融注入活力。在海外,龙泉已在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地的主流平台累计上架剑瓷产品588款,并保持动态优化更新。9月,30位海外采购商受邀参加龙泉青瓷出海经贸对接活动,活动促成意向订单35万余件。

  据介绍,近年来龙泉大力弘扬“海上丝绸之路”内陆重要起始地的开放基因,推动剑瓷产品走进广交会、米兰时装周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并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持续深化与TikTok、亚马逊等平台合作,聚力推动剑瓷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龙泉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