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吴兴智能物流装备产业换脑增智

这些大力士,四肢发达头脑聪明

字体:
—2025—
11/23
06:21:14
2025-11-23 06:21:1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孟琳 通讯员 钟旗威 胡佳

  浙江在线11月23日讯(记者 孟琳 通讯员 钟旗威 胡佳)日前,在湖州吴兴高新区的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园区内,百余台新款履带起重机正有序进行设备测试与系统调试。该企业研究院先行技术所所长谢军介绍,搭载智能座舱的SCS系列新产品,实现从传统“盲吊”到“智瞰”的跨越,“驾驶舱配备的安全技术,结合AI视频算法,可自动识别危险源,及时发出预警,显著提升作业安全,降低事故风险。”

  进入驾驶舱,可以看到屏幕实时显示吊装参数,系统通过行为分析辅助操作,有效减少作业误差。谢军说,该系列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已接近商用轿车;自推出以来,迅速进入欧美、印度、印尼等市场,订单量已达数百台。

  吴兴高新区以智能物流装备为主导产业,已形成全国产业门类最丰富、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集群,集聚全产业链企业480家,产业集聚度高达92.2%。然而,行业仍面临关键技术受国际垄断制约、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挑战。许多企业虽有推动技术研发的意愿,却常因需求匹配难、资金不足等进展缓慢。

  为此,吴兴区今年以来聚焦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入AI项目,深入分析研判企业技术需求,整合科技成果,加快构建“AI+物流装备”新生态,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走进湖州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应用于电力巡检的高压移动操作机器人“钧仪”正进行出厂检测。AI加持下,优艾智合最新发布的多款移动操作机器人都能融合环境感知、动态决策、物理交互和集群协同等功能。此外,“一脑多态”的工业具身智能系统还让机器人具备了模拟整场规划等仿真功能,不仅能替代人工进入煤炭、化工等行业的危险场景作业,还可搬运半导体等精密元件,产品获全球超300家知名企业采用。

  为助力更多物流装备企业突破创新瓶颈,吴兴区探索“先用后付”“先用后定”“先用后股”等机制,建立物流装备领域成果池,并上线专利“码上许可”应用,链接全国3000多所高校的科研成果库。同时,依托本地部署的DeepSeek R1大模型,分析研判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前期,筑石科技(湖州)有限公司在研发混凝土建筑机器人过程中遇到系统难题。吴兴公共科创服务中心主动筛选匹配相关成果,最终促成其与吴兴区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达成合作,并以“先用后股”模式开展深度研发,陆续推出整平机、抹平机等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此外,吴兴区经信局打造“数小帮”服务品牌,组建专业团队提供“数字化+”“AI+”等多维度服务,推动企业与AI服务商精准对接,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AI助力下,产业加快升级焕新,今年1月至10月,吴兴区智能物流装备产业产值达108.5亿元,同比增长17.4%。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智能;物流责任编辑:蒋旭辉

相关阅读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