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筑牢“天路”安全基石 护航低空经济腾飞!2025义乌装博会低空安全主题活动圆满举行

字体:
—2025—
11/23
18:58:06
2025-11-23 18:58:06 来源:浙商杂志

  当前低空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赛道,如何守好安全底线?11月21日下午,作为2025浙江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核心配套活动,低空之安·发展之基——构建一体化低空安全新生态主题论坛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政府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关键基础设施运营方、重点应用企业、顶尖科研院所及投资机构的代表,围绕"可管、可控、有序、高效"目标,共商破解低空安全管理难题。

  “安全不是发展的成本,而是可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面对安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活动主办方表示,在浙江这个民营经济大省与数字经济高地举办专题研讨,是想发挥地方创新活力,为全国性制度设计提供"浙江样本"。

图片

  多方、多维度构建低空安全

  在当天论坛上,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先后发表演讲,从宏观战略、技术创新、实战案例到服务模式,层层递进呈现低空安全生态建设图景。

图片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委高级顾问、深圳无人机协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无人机及低空经济分会会长、天津浙江商会低空经济专委会会长王泰明带来《从交通属性看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未来前景广阔》主旨演讲。他提出,当前低空经济高速发展,耐心经济特征凸显,低空经济作为技术与政策双重驱动的耐心经济,尽管资本热度持续高涨,但实际商业化进程相对缓慢,这导致企业订单多依赖政府意向性协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低空经济有望克服挑战,实现规模化发展,未来低空经济将在交通、物流、旅游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他在演讲中提出,类比地面交通体系,民用机场相当于起降场站,物流无人机将演变为"空中滴滴",高层建筑窗户可改造为微型接驳点。关键要建立立体交通规划思维,将低空航线网与地面公路、地铁线路统筹布局,形成"平面交通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立体交通解决"的互补格局。

图片

  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低空专委会秘书长、全域通用航空(杭州)有限公司总裁曹路在《空域·技术·应急:三维发力构建低空安全新生态》中提出,"低空安全已超越传统航空范畴",认为,当前安全体系涵盖空域安全、飞行器安全、公共安全及"赛活空间"(数字空间)安全四大维度,涉及反制、运行、空防、地面、技术、监管、公共七大领域。他特别强调,1000米以下空域内,小型飞行器数量激增、航迹难测,给监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呼吁,地方政府和企业需保持"耐心资本",在完善起降布局、精细空域分类、强化技术验证等方面持续投入,最终实现"管得住、飞得高、飞得远"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图片

  浙江大学西子研究院创始院长、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高级顾问樊小刚以《低空经济产业安全与发展的精益品质策略与实践》为题,聚焦在制造过程中如何避免低空行业安全问题,他以马斯克曾担忧的噪声、坠落风险、恶劣天气三大问题为开篇指出三大问题本质上都指向制造质量与标准体系缺失。樊小刚和他的团队为C919生产的中机身含8000多个零件,严格执行AS9100航空标准,实现36年质量可追溯。

  "安全是最大的质量。"该负责人强调,低空经济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必须引入航空工业的严苛管理体系:关键工序达到"六西格玛"(3.4PPM)乃至"十亿分之一"缺陷率标准,构建"0.1毫米级"精密制造能力,推行"掩盖错误就是犯罪"的零缺陷文化。惟其如此,方能让中国制造在低空领域实现万无一失,助力人均GDP迈向新台阶。

图片

  中交遥感天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仁文讲述《复杂环境下,低空经济安全保障技术及案例分析》。他在演讲中表示,无人机大量使用2.4GHz、5.8GHz等无线电频段,穿越机时速可达250公里,"即使是空机撞击也极具破坏力"。他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解构了当前安全保障的各类技术方案,当前安防体系已形成"监测-反制"完整链条:无线电频谱监测为主流手段,融合雷达探测与光电跟踪;处置端软硬兼施,既有无源干扰诱骗,也有网枪捕获等硬杀伤手段。他还特别提到,杭州公安近期动用无人机挂载网枪成功捕获目标,展现创新战法。他还指出,目前全国200余个民航机场中,仅大型枢纽配备低空防御系统,市场缺口巨大。

图片

  云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无人机部门经理姚明洋带来《星云智汇低空智能体:“一网统飞”智能服务模式助力低空经济加速起飞》,简要介绍了云创科技的低空布局,包括产业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无人机起降网络搭建、低空安防监管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产业发展闭环

图片

  浙江凡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郑成军分享凡双科技在《低空安全底座建设实践与探索》,他表示,传统单点反制已无法满足需求,安全需覆盖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然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信网规模化应用尚未突破。2025年六城市试点要求协作目标识别率达99%,非协作目标达80%,"投入巨大但产出尚未显现"。为此,行业探索出分层感知路径:80%协作目标用监管ID、15%敏感区增加主动探测、5%禁飞区多重融合。建设节奏上,"先点后面",从要地、航路、航线等关键场景逐步铺开。

  每一个细分场景安全,最终构建整个天空的安全

  圆桌对话环节,王泰明、曹路、李仁文和天元智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冀庆斌等就低空安全和解决方案等话题展开对话,对话由王泰明主持。

图片

  曹路以几句话概括如何构建低空安全新生态,第一是法律法规的系统,要随着低空安全的发展趋近完善。第二是标准的统一化建设,第三是技术创新驱动机制的构建,第四是产业协同发展,最后他希望要加强国际会议的交流。他表示,无安全,不低空,低空不仅仅是细分领域的工作,也是全民参与的历史事件。希望能够携手共同维护低空安全。

  在无法在出厂身份认证的情况下,如何构建低空的感知网,李仁文认为,主要建设新型的基础建设,通信、导航和监控的建设,构建更立体的网络。从摸索到快速发展到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他表示,低空安全感知网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摸索发展到快速发展和健康发展的过程。

  在机场的场景下,无人机防范有哪些特点?冀庆斌表示,想要精确探明机场空域安全,需要大量的投入,提升、打磨技术,广泛应用、复用技术,才能降低成本。将来的安全需要更细分场景,精准感知,才能构成整个宏观的安全。他表示,安全是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共识,是行业的底座,也是国家的政策导向,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据悉,本次活动由南开大学无人机及低空经济分会、杭州鑫桥会展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和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共同协办,由浙江省会展行业协会支持。

图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低空;安全;无人机;经济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1月21日下午,作为2025浙江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核心配套活动,“低空之安·发展之基——构建一体化低空安全新生态”主题论坛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