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农码”赋能“土特产”:农博会上扫码忙,AI赋码一体机首亮相

字体:
—2025—
11/23
09:48:51
2025-11-23 09:48:5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徐雨阳

  “AI助手太方便了!以前想了解‘浙农码’最新政策,还得打电话、上网查,现在实时问答1分钟全搞定。”11月21日,2025浙江农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主会场“浙农码”赋能“土特产”专区,青田杨梅种植大户钟利红对着搭载AI功能的“浙农码”赋码一体机感慨连连。

“浙农码”赋能“土特产”专区的两台智能一体机,引来大量参观咨询。潮新闻记者 徐雨阳 摄

  开展首日,这个融合AI交互、数字溯源与营销的创新专区,成为全场人气打卡点——迎来全国各地参展单位、客商及市民近千人次。

  AI+智能一体机 防伪与科普双突破

  专区中央的两台“浙农码”配套智能一体机堪称“技术双子星”。右侧的“小码哥”AI赋码一体机化身“‘浙农码’百事通”。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语音提问,即可快速获取赋码流程、补贴申请等资讯。

  “过去培训赋码操作至少半天时间,现在AI助手5分钟就能搞定,科普成本大幅降低,赋码效率直线提升。”现场工作人员语音提问“青田杨梅如何获得‘浙农码’赋码”,系统几秒内调取政策文件、申请模板及附近检测机构信息。这种“即问即答”的模式,让体验操作的农户直呼“像有了私人顾问”。

使用智能一体溯源电子秤,电子记账入库,可以有效避免“浙农码”冒用、滥用。潮新闻记者 徐雨阳 摄

  右侧的智能一体溯源电子秤集称重、入库、采购等功能于一体。先扫码再入库,每一笔农产品的数量和品类都和农户的“浙农码”牢牢绑定,通过前端管控有效杜绝码证冒用、滥用。

  “以龙井茶为例,赋码种植园的茶田亩数和预估产量都会提前登记,如果在收购过程中发现该茶园显著超卖,系统进行预警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核实情况,从源头杜绝‘贴牌’销售。消费者扫码溯源再下单,省心又安全。”“浙农码”技术负责人现场演示介绍。

  即刻下单 高端农产品“码”上开门红

  “鱼子酱单价较高,消费者很难肉眼辨别优劣,往往望而却步,所以往年参加农博会,我们主要以展示为主。没想到今年在‘浙农码’助力下,线上商城开门红。”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区域销售经理刘威难掩喜色,“消费者扫码不仅能看到鱼子酱的养殖过程和等级认定,而且还能直接跳转网上商城,一键下单。”

  刘威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生产的卡露迦鱼子酱在线赋码量超过11万次,通过“浙农码”整合溯源链,人力成本减少了约100万元,销售量同比提升17%。

 扫“浙农码”不仅能溯源防伪,还能一键下单,所见即所得。潮新闻记者 徐雨阳 摄

  这种变革并非个例,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统计,自2020年11月以来,全省累计赋码用码量高达8.2亿次,开展服务超过4500万次,2025年“浙农码”培育98个土特产品类,授权主体达564家,通过“一物一码”有效构建起全省“优质优价”数智信任网络。

  据悉,2025浙江农博会“浙农码”赋能“土特产”专区将持续开放至11月25日,参观者可现场体验智能一体机操作,品尝扫码溯源的优质农产品,感受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碰撞迸发活力生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农码;赋码;一体机;AI;土特产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1月21日,2025浙江农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主会场“浙农码”赋能“土特产”专区,青田杨梅种植大户钟利红对着搭载AI功能的“浙农码”赋码一体机感慨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