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简陋棚户蜕变为现代化宜居社区,生动勾勒“安居向乐居”的幸福图景;老旧的工业园区跃升专精特新产业聚集地,精彩铺展“产城融合”的发展画卷……
自开展城市更新以来,杭州坚持“市级专项规划—区级建设规划—片区策划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四级传导体系,以一批重点片区、重点项目试点为引领,积极培育典型案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入选全省首批具有典型引领价值的城市更新项目名单、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名单中的项目与片区数量均位居全省首位。
越更新,悦杭州。一起走进这些城市更新“杭州样本”,探寻其间的蝶变轨迹。
社区焕新 以“自造血”激活可持续“生命力”
在余杭区崇福社区,昔日“村民”找到了全新的生活节奏——已经退休的王阿姨在康养中心运动健身,“宝妈”陈女士推着婴儿车在慢行道上散步……
近年来,随着余杭区的高速发展,大量近郊农村经历了田园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分散变聚集的更迭,崇福社区正是良渚街道首个完成“撤村建居”的新型农村社区,管辖2个农居点小区和5个城市化小区,3700户家庭在此安居,常住人口达万余人。
多元居民结构催生多样需求。崇福社区以城市更新社区试点建设为契机,新建儿童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区等基础配套设施,引入专业运营的体育场馆、艺术培训项目,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各得其所”。“截至目前,我们围绕片区—社区—小区三级配套,累计完成投资915万元,改造提升空间超7600平方米。”社区党委书记李冬杰介绍。
更亮眼的是社区探索的“自我造血”机制。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营能力,社区以市场化手段盘活旧厂房等集体资产,将收益直接“反哺”于社区公共服务与环境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崇福社区综合文化站由旧厂房改建而成,内设乒乓球室、健身房、图书室、阅览室、书画室、文艺培训室等,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目前整座文化站已实现自负盈亏,每年可为社区带来约600万元的租金收益,用于持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开展扶老助残公益慰问及年底股份制成员福利分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李冬杰介绍。
片区升级 以系统化重构推动“产城人”共融
走进良渚新城核心区块玉湖更新片区,玉湖公园水面泛起万点金芒,倒映出岸边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群,各式良渚文化主题景观在行道树间若隐若现。
自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随着玉湖综合体破土动工、城北万象城盛大开业、玉湖一二期相继开放,一个崭新的城市中心已初具规模。今年9月,玉湖三期正式开工,标志着这一重大城市更新项目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
“更新前,原地块以工业厂房、农田为主,郁宅港水域狭窄且水质超标,遇到暴雨还容易形成积涝。”余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雨污管网全面升级、景观绿化系统重构三大工程,这片“积涝洼地”逐步蜕变为“城市绿心”,“更新后,水域面积从2.15公顷增至14.54公顷,调蓄容积达32万立方米,水质稳定达Ⅳ类标准,玉湖公园三期工程还将进一步实现90%以上的年径流控制率。”
生态品质的提升,不仅擦亮了良渚的“城市封面”,更激活了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独特的地理优势让它得以串起良渚遗址与京杭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加上日益浓厚的人文气息形成的“强磁场”,加速吸引一批创新型企业奔涌而来。
索以文化乘着人工智能浪潮,将动画制作效率推向新高度;守川文化巧妙让热门游戏IP,在数字艺术藏品领域焕发新生;曼龙科技将技术服务嵌入产品流通的每个环节,构建起全链路数字化生态……湖区北侧,华润润珹置地中心伫立,300余家企业汇聚于此,构建起了集总部经济、文创办公、数字内容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崇福社区与玉湖片区的生动实践,是杭州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精彩缩影。7月,浙江省公布了首批25个具有典型引领价值的城市更新项目,杭州市7个项目成功入选;8月,2025年度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名单公布,杭州市4个城区、47个片区入选,均居全省首位。
“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常态化体检、系统化谋划、片区化实施、项目化推进、一体化运营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努力打造一批示范效应显著、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全面赋能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