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7日讯(记者 郁馨怡 通讯员 蒋雯霞 王康)11月26日凌晨,经过54分钟的平稳旋转,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涉铁段项目的独塔斜拉桥顺利完成精准转体——在距离嘉兴东站7股铁路线上空约16米处,它以自身中点为中心顺时针平转40.6度,与原本被铁路分隔的快速路高架能够顺利衔接,为后续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工前后对比。左图为转体前,右图为转体后。 受访者供图
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一二期和三期一阶段分别于2021年6月、2024年9月建成通车,作为整个项目关键性工程,三期二阶段工程建成后,环线将全线贯通,形成完整的闭环网络,显著提升嘉兴市域交通一体化水平。
这座桥如何安全实现“空中转体”?我们来到施工现场,见证整个过程。
25日晚10时 紧急备战
11月25日晚10时,我们来到转体桥项目施工现场,这里灯火通明。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参与桥梁设计的中铁上海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刘振宇。他告诉我们,即将转体的巨无霸长130米,总重约3.2万吨。
转体桥2024年6月正式施工。“2017年我们就来考察对接,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经过多轮审查,从四类方案中选择了独塔斜拉桥。”刘振宇告诉我们,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基于桥梁所在的特殊位置。

转体施工前,记者(左一)跟着施工人员检查设备。 通讯员 蒋雯霞 摄
一般来说,在建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等“涉铁项目”,主要采用“上跨”“下穿”方式,从安全、工期、费用等角度考虑,“上跨”形式是“更优”选项。但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要跨越的嘉兴东站有7股铁路线,而且通行的正线是国家骨干铁路沪昆铁路,该铁路轨道每天有上百对列车经过。“我们曾推演过,如果采用常规方法,直接在铁路上方施工,那么只能利用每天2至4小时的夜间‘空窗期’,建桥需要3至5年。”刘振宇表示,现在采用创新方案,先平行于铁路建设桥体,然后转体上跨,仅用一年半就能完工,最大限度减少了对铁路运营的干扰。
能让桥体转起来奥秘就是藏在桥墩下的转体系统。1997年出生的湖州小伙、工程部部长蔡锦涛告诉我们,转体系统由下转盘、球铰、上转盘、牵引系统组成,转体时,2台大吨位连续张拉千斤顶同步牵引缠绕在转盘上的钢绞线,钢绞线带动转体系统像石磨般转动。
“戴上安全帽,带你们去看看球铰。”蔡锦涛招呼我们。他正好要带着技术组去巡检。
我们跟着他钻进桥墩下高度不足1米的缝隙,避开密集钢筋猫腰前行,小腿很快被冰冷的钢结构硌得生疼。“这里就是转体系统的‘核心关节’——球铰,分为上下结构。”蔡锦涛拿着手电筒照亮一个庞然大物为我们解释,球铰平面直径6.5米,结构宛如石磨,承载着整座桥3.2万吨的重量。为提高球铰整体受力性能,技术组优化球铰生产工艺,采用整体铸造工艺,避免了分块拼装的误差。他掏出薄如刀刃的塞尺插入球铰上下结构间的缝隙中,“这几天,我们每天都要检查球铰的缝隙,以确保缝隙距离在规定范围内。”
“要让转体丝滑,球铰用了四氟乙烯材料作为润滑剂,摩擦系数与冰相差无几,可以让斜拉桥的转动就像在冰面上滑动一样顺畅。”项目总工程师曾春炜打开手机示意视频,解释技术难点。为防止桥梁转体过程中倾覆,施工人员在上转盘设置了10组撑脚,“这就是转体施工防倾覆的‘保险腿’,一旦出现偏差能立刻承重限位。”为确保转体施工安全平稳,施工单位邀请桥梁专家对转体方案进行多次论证,通过沙盘推演转体过程,不断优化完善施工方案。
26日0时 “战斗”打响
26日0时,转体正式启动。
为什么要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转体桥施工?曾春炜解释:嘉兴东站日常行车密度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转体施工前,嘉兴东站上方高压电要断电。“这个‘空窗期’只有2小时,因此我们的方案把每个步骤分解到每一分钟,操作人员分为专业组、辅助组、测量组等8组,操作过程也要格外谨慎。”
我们在指挥室大屏上看到,转体过程由智控平台全程跟踪,实时监控速度、角度等关键参数,以确保精准对接。
在封锁现场1小时前,施工人员开始点名集合。不少人从施工地北边的宿舍里走出来,与我们擦肩而过。22岁的工人吴德辉戴着一副眼镜,身上穿着写有“转体辅助组”字样的背心,手持榔头快步走向岗位,他说:“第一次参与这么重要的施工,兴奋多过紧张。”
0时整,沪昆铁路供电单元停电。在转体桥下方,两台大吨位连续张拉千斤顶同步发力,牵引着钢绞线拉紧,“滋滋”的摩擦声中,桥体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缓缓转动。
没过多久,我们听到线形监控组实时汇报数据:“距离目标角度仅剩1度,注意减速!”
此时,蔡锦涛快步走到主控台旁,紧盯屏幕,与专业组人员进行最后的点动模式微调。现场所有人都屏息凝气,寒风的呼啸声此刻格外清晰。
26日0时54分 成功转体
0时54分,随着牵引系统停机,桥梁成功转体40.6度,精准跨越7股铁路轨道。“转体顺利完成!”我身后的指挥室里传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温暖了寒夜。
寒风冻得人浑身发抖,但施工人员仍精神抖擞地投入收尾工作。
“从去年6月开工,整整18个月,总算没白费。”曾春炜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语气中满是欣慰。项目建设期间,主桥施工实行24小时三班倒,技术人员每天高负荷工作,既要坚守现场,又要完善技术资料、优化转体方案。“最难的是转体方案的编制,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验证。”他说,技术组成员常常为了一个参数讨论到深夜。
凌晨1时14分,随着沪昆铁路恢复通电,转体施工圆满完成。蔡锦涛再次核对智控平台数据,确认“转动顺畅、参数正常”后,与同事们一一握手,眼中满是自豪。这位新婚燕尔的技术骨干,最大的心愿就是项目结束后好好陪伴家人。
夜色中,轮廓灯勾勒下的斜拉桥如一道长虹横跨铁轨,即将连接起嘉兴市区快速路的两段引桥。嘉通集团快速路公司副总经理沈健聪告诉我们,桥梁完成转体后,将进行主梁合龙施工。预计2026年春节前,嘉兴市市区快速路环线将实现完整闭环,有效串联起嘉兴主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市民在市本级任意一点10分钟上高架将成为现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