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优化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 湖州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显成效
2016年08月11日 14:57:55 来源: 湖州在线-湖州日报 记者 杨晨

  浙江在线8月11日讯 今年暑假即将结束,新的学期唐燕英老师还将继续在湖州四中教育集团任教,承担英语教学任务。 2014年下半年,我市开始实施教师交流制度,唐燕英从织里二中到湖州四中教育集团交流,临行前老校长的嘱托似乎犹在耳畔:“小唐你还年轻,多去锻炼锻炼, 3年后回来挑重担。”“师资均衡配置已经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好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帮教,更容易取得实效。”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好教师不再是一所学校的独享资源,全市从2014年7月开始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在吴兴区、长兴县率先试点的基础上,目前该制度已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这项制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项措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

  那么教师校长究竟是按什么原则流动的?记者了解到,这一制度坚持实现均衡、增进激励、有序流动、统筹兼顾、公开规范的原则,鼓励城区学校优秀年轻校长交流到农村或者城区薄弱学校任职,骨干教师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流动,发挥城市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乡镇学校年轻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市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校长、教师890名,占义务教育学校符合交流条件专任教师的60%左右。其中校长113名,教师777名。带编交流的骨干教师130名,占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的29.02%。

  作为一名区骨干老师,东林小学的沈丽萍曾交流到新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任教。“就拿教研来说,团队更大,平台更广,资源也更丰富,随时随地都可以请到名师指导。”沈丽萍表示,对新学校的师风和校风感触很深,交流工作的日子也令她非常充实。“校际间、城乡间的交流,会使优势实现互补,资源实现共享,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作为骨干教师的交流单位,会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效应,通过结对帮带、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骨干教师的潜力,促进学校发展。”该教育局负责人介绍,教师交流工作相对的保障措施、政府的资金支持、教育经费的持续注入,这些问题都在制度启动之初跟上了。据了解,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可直接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等挂钩。同时还完善了老师的交流奖励制度,让教师校长交流从人员调配、考核奖励、经费等方面都有了相应的保障。

标签: 湖州;教师;教学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