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坚定不移贯彻“两山”理论
——“两山”试点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16年09月08日 05:18:16 来源: 浙江日报 周世锋 柯敏

  习近平主席在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两山”理论,走绿色发展之路。

  在全面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新征程中,安吉作为“两山”重要理论的发源地,先后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首发地、首个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安吉模式受到全国广泛关注。今年7月,国家环保部同意将安吉县列为全国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

  十余年来,安吉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径,为高水平建成“两美”浙江典范、“两山”实践全国示范奠定了扎实基础,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总体而言,安吉县“两山”实践经验可概括为“把握五个环节、促进五个转变、实现五大目标”。

  强化绿水青山环境养护,由过度开发向适度开发转变,打造生态环境引领区。旨在强调生态保护建设的优先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强化空间管控,严守生态红线,保护生态资源,治理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利用,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安吉地貌分布与我省整体格局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末,安吉就痛下决心关停占县财政三分之一以上的造纸厂和煤矿,“十二五”期间更深入推进“三四五”联动,持续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构建形成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管控体系。目前,安吉森林覆盖率达71.1%,监测断面100%达Ⅱ、Ⅲ类水质,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42,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3.6%,生态环境质量已基本达到工业化后期国家标准。

  强化绿水青山资源转化,由对立矛盾向统筹发展转变,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把生态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理解为一个总体性的存在而统一起来,加快促进生态资本化与资本生态化结合互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安吉而言,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根本动力支撑。生态农业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偶然发现的几棵野生白茶树种,到通过人工剪取插穗繁育,变成如今17万亩的开采面积,安吉白茶成为国内白茶第一品牌。生态工业方面,在全国率先构建全竹利用产业链和绿色家居产业集群,抢先发展电子信息、通用航空、智慧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生态服务业方面,大力培育“互联网+”“生态+”“金融+”等经济新业态。

  强化绿水青山成果共享,由局部突进向全域协调转变,打造泛自然博物园区。积极顺应都市区一体化、扁平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充分调动区域周边积极因素,突出强化自身在城市区域网络中的特色节点作用,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绿色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广覆盖,有力促进生态建设成果的全域共享、全民共享。对安吉而言,接轨杭州都市区、融入大上海成为近年来发展的第一战略,特别是安吉抓住全域化打造浙江泛自然博物园建设契机,有效引入一大批长三角优质高端项目,积极推广“智慧安吉”平台开发应用,不断提升城镇发展品质。

  强化“两山”理论文化弘扬,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打造生态文化创新区。将生态环境的地域宽度、地域文化的底蕴深度和“两山”理论高度结合起来,拓展深化“两山”理论发源地的形象展示、文化宣传带动作用,保护利用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为地区发展提供永续动力。目前,位于安吉科教文新区的省自然博物园正在抓紧建设,一个中心馆、十二个专题生态博物馆、多个农村文化馆构成的生态博物馆群体系初具,非遗文化展示、乡村大舞台、竹元素和安吉白茶四大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正在释放。未来可进一步创新生态文化供给模式,以浙江自然博物园、安吉生态博物馆为龙头,以与浙江大学共建“两山”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为智力源,提升打造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群,谋划建设全国“两山”理论研讨会论坛永久性会址、国际美丽乡村标准化展示中心,推广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案例。

  强化“两山”理论制度建设,实现外部约束向内在自觉转变,打造生态改革先行区。一方面,运用“两山”重要思想实践示范县、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县、农村信息经济发展试点县等一批试点示范机遇,探索建立“两山”理论实践的可行性制度体系,加快推进黄浦江、太湖源头生态补偿、竹林碳汇交易等一系列生态资源资产化改革,完善投融资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另一方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进一步推广村规民约,倡导低碳节俭生活,开展公共意识和公民道德培育,加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监督,不断提升居民素养品质和城市文明形象,共享美好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标签: 安吉;绿水青山;生态环境;金山银山;自然博物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