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 “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生活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啊?”昨天上午,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四年级的施老师从这个问题开始,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特殊的课程——“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
课堂上,施老师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生活垃圾的四种类型、家庭垃圾如何分类等知识,同学们不仅听得认真,还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身边的垃圾分类小故事。
“我妈妈在家里放了3种不同的垃圾袋,厨房的垃圾、废纸板、有害垃圾都是分开放的。”宁昊天同学说,“上了这堂课,更加了解了垃圾围城的危害。回家后,我也要教爸爸妈妈这些知识,还要请周围的邻居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另一位学生万云霄告诉记者,家里的废弃塑料瓶,都被用来栽种绿色植物,不仅环保,还成为阳台上的一道风景。“通过这堂课,我懂得了更多的垃圾分类小知识:纸张、塑料都是可回收物;厨房产生的是厨余垃圾,需要单独存放;电池等是有害垃圾,要投进有害垃圾箱中。”
同学们积极踊跃,课堂活动也丰富多彩。“分类抢答题”、“垃圾运输员”、“分类挑战赛”……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同学们更加投入到垃圾分类的学习中,并在玩乐中加深了对垃圾危害、分类知识的记忆,《垃圾分类从我们做起》的教育读本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
“垃圾分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一直被纳入各年级的课堂教育。”班主任施老师介绍说,校园里也设置了分类垃圾桶,班级值日生会将每天产生的垃圾分类,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学生和老师在垃圾分类、环保方面的意识都很强。接下来,学校还将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等,继续推动垃圾分类,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分类的好习惯。
垃圾分类需要动员全民的力量,而培养垃圾分类意识更是要从小抓起。市垃圾分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的教育读本已经成为校园环保教育的标配,“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课程也将在中心城区全面铺开,成为校园“必修课”。
“举办‘垃圾分类’课堂,是希望让孩子们掌握相关知识之后,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回家带动父母,从而做好社区里的垃圾分类和减量。”该负责人说,教育活动还将走进更多的学校,通过学生影响家庭,通过学校辐射带动社区,小手牵大手,宣传垃圾分类理念,为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起来”。
据了解,随着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的不断推进,眼下“垃圾分类”的热度不断提高。走进湖城多个小区,整洁的“黄蓝绿”分类垃圾桶有序排列,宣传栏、楼道内也张贴了垃圾分类宣传海报,让居民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知识。
“自12月19日新一轮‘垃圾分类战’打响后,我们建立了培训员、劝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发放分类手册等宣传资料50万册,还有10万册的教育读本进校园。”该负责人说,目前,吴兴区、湖州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南浔区已经分批次增配垃圾收运设备和车辆,完善分类收运设施的布点建设,为垃圾分类全面扩点扩面奠定基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