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沈高足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从不会停止寻求发展的新机遇。
去年,我市在国家、省“三重”谋划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大平台、重点产业、重大政策和重点要素“六重”谋划工作。市党代会报告明确的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中同样指出,要扎实推进“六重”工作。
找准了跑道,击中了盼点,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强劲动能。“六重”工作是确保我市“十三五”规划落地的最有效方法。未来五年,作为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效的重要抓手之一,如何健全推进机制、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六重”工作,为“两高”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动能?这也成了此次党代会期间代表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动能转换刻不容缓
当前,面对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产业层次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工艺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已成为必须跨越的障碍。谁先行一步,成为率先突破者,往往能抢占发展先机。为此,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动能已成为我市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开展‘六重’工作,是我市经济改革发展中的点睛之笔。”党代表、市发改委主任胡国荣说:“‘十三五’时期,湖州要加快赶超就必须掌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占据首发位置、有利位置。‘六重’清单是既促当前、又利长远的大事和要事,深入推进‘六重’工作,对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细看“六重”清单中梳理的365个重大事项,其中重大项目284个,总投资额约6000亿元;重点工程10个,总投资额约5000亿元;重大平台40个,涉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公共服务四大领域;重点产业谋划了“4+3+N”体系;重大政策20个,包括十大举措和十大改革;重点要素明确了人才、资金、土地、能源四大领域的保障需求。
一个个重大事项的背后,都是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深远谋划,能为湖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代表、安吉县投资促进局局长陈纯志说:“要实现‘十三五’期间赶超发展这个目标,就要用非常之力、非常之劲、非常之功,‘六重’就是新常态下增强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载体。”
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动能转换的有力抓手,也作为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六重”工作的设计和实践,去年还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肯定,要求在全国推广,成为全国样板,这也打响了我市“十三五”开局的第一炮。
招大育强助推转型
目标是行动的引领。有了蓝图,该如何精准发力?
党代表、市经信委主任熊全龙说:“未来五年,我们要以‘六重’工作为抓手,深入实施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重点围绕信息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编制重点产业招商目录,谋划一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建立重点招商储备项目信息库。”
作为来自基层的党代表,德清县阜溪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宏明说:“加快赶超,实现‘两高’,落脚点还在于实体经济,尤其是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发展。‘六重’工作面广量大,具体任务都需要基层来落实。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德清高新区这一平台,服务好大项目,服务好群众,把项目攻坚提速作为首要任务,倒排时间表、吹响冲锋号、打好攻坚战,为实现赶超发展凝心聚力。”“六重”工作的落脚点,在于广大的项目和企业。只有项目和企业加快提档升级,才能体现“六重”工作的含金量。
在珀莱雅 (湖州)化妆品有限公司任职的党代表李文娟说,看着企业一路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智能化企业转型发展,感到十分高兴。“2013年,我们从法国和意大利引进了4条自动化生产线, 2015年全部投入运转,自动化车间效率提升了50%,工人减少了2/3。这些年在研发技术创新、自动化设备应用创新及生产管理创新上已经达到了化妆品行业的世界水平。”她说。
除了加快工业经济的脱胎换骨,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三产中的结构占比,也是“六重”肩负的一大使命。
去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首破千亿,一大批“明星”项目还在加速建设,长兴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龙之梦”便是其中之一。党代表、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务副主任朱为兵说:“接下来我们要发挥好‘龙之梦’项目的溢出效应和品牌效应,加快建设‘橙天地’等服务业项目,与‘龙之梦’互相呼应。”
党代表、南浔区千金镇党委书记汤佩佩也表示:“作为传统农业大镇,我们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品质农业、休闲农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切实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配优资源释放活力
推进“六重”,一方面要精准发力,一方面还要加强要素保障,破除制约,实现资源差别化配置。
去年我市推出“六重”清单的同时,全面构建了推进机制,制定“1+6”工作框架,重点构建了“一年一计划”的任务分解体系,“一事一部门”的责任落实体系,“一重一办法”的制度运作体系和“一链四节点”的工作推进体系,确保了“六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推进。
“对好的项目、产业、平台或工程,加强要素保障必不可少。”党代表、吴兴农合行城东支行会计主管薛伟伟表示,“要提升资源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一定要让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她认为,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当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用好金融资本,吸引金融资本投资实业,吸引金融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资本的支撑,如果只依靠自身的积累,转型升级不仅慢,而且没有保障,在金融资本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实现产业的优化。”
除了资金,土地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资源要素。目前,我市用地政策也越发明晰,将有限的土地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用地需求,一般性工业项目不再安排新指标。同时,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个低成本高产出的工作环境。
强化人才支撑,才能激发“第一资源”活力。党代表、湖州中学校长黄丽君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发展的根基在人才,这也是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所在,建议下一步要继续完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一些政策,吸引各类高精尖人才扎根这片热土,以人才支撑赶超发展。”
鲲鹏展翅。站在赶超发展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六重”工作,将逐渐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效应,不仅能补齐现有产业链的短板,而且会完善和提升整个湖州的产业格局,为实现“两高”添劲助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