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琳)火红的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在绿树白房,山间田野里特别显眼,仿佛迪士尼穿越到了乡村。
这是安吉县鲁家村的新名片。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纷至沓来,全然想不到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五六年前还是一片破败、脏乱穷的小山村。
这个总人口才2200人的小村庄,2011年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到了2016年,已经剧增到175万元。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加到9000万元左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万元增加到3.2万元,并在2015年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鲁家村的华丽变形,印证了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贫困村蝶变,因为一次变革
鲁家村的变形记,始于一个“达康书记”式的人物。2011年,村委书记朱仁斌在班子会议上抛出了一个耗资上千万元的创建规划后,鲁家村炸锅了。“痴人说梦”、“脑子撞墙”,朱书记的理想被视为天方夜谭。
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要改变鲁家村的“颜值”。
没钱,他自己先掏自家存款无息借给村委,最大一笔50万元,村里的出纳记得很清楚。筹建时,鲁家村遭遇招标挂牌3天无人问津的尴尬,朱仁斌又以个人名义为建筑费作担保,才有建筑商肯承接项目。
村民们对于创建美丽乡村的态度,从抗拒变为主动参与。在创建中,更有20余位乡贤主动筹资300万元用于建设家乡。这一年,朱仁斌带领村班子成员用行动换来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2011年底,鲁家村迎来创建美丽乡村的验收测评。当天,自发来到村委便民大楼的村民们比过年、过节更高兴。这年,鲁家村异军突起,耗资1700多万元,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
“花了1700多万,村委没有欠下一分钱。”朱仁斌说,除了乡贤筹集的300万元外,村里通过创建美丽乡村的用地指标筹集了450万元;政府对美丽乡村创建的奖励资金357万元,再加上各种项目资金,使得鲁家村旧貌换新颜。
尽管有了“颜值”,但鲁家村既没有支柱产业,也没有文化底蕴。以何来支撑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带领村民致富?朱仁斌尝试从鲁家村近万亩面积的低丘缓坡入手,但成效并不明显。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朱仁斌茅塞顿开,鲁家村自此确立了打造“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同年,鲁家村出资300万请两家设计单位,设计规划鲁家村发展蓝图。规划上卷是基础设施,下卷则以18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农场为主。
2014年,鲁家村以“公司+村+家庭农场”的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
2015年1月,鲁家村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两家公司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交通系统、风情街、18个家庭农场等主要场所。2016年,又成立了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为鲁家村民、村干部、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三家公司均由鲁家村集体占股49%,公司占股51%。
每个家庭农场都是一个景点
项目成不成,招商是关键。几年来,朱仁斌被大家戏称为“PPT书记”。他通过上级部门帮助精心制作的PPT,向客商介绍县委县政府的优厚政策,村景区的宏大规划,鲁家村先后引进万竹农场、葡萄农场、野猪农场等18个各不相同的农场。同时,村里修建了10公里绿道和4.5公里的村庄铁轨,用观光小火车、电瓶车把农场串联起来。眼下的鲁家村,每一个农场都是一个景点,整个村庄将打造成4A村域景区。
2016年,声名鹊起的安吉鲁家景区吸引了投资公司纷至沓来。有的准备入股,有的打算通盘收购。资本市场敏锐的嗅觉,直观地表现在鲁家村招商引资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短短一年里,就有上海颐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的颐久“中药谷”项目、杭州客商投资上亿元的房车文化营等旅游项目先后落户鲁家村。
安吉县家庭农场这几年发展较快,金融引导支持力度有所加大,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2017年4月末,安吉农商银行支持家庭农场共67户,贷款余额达2112万元,贷款利率按照同档次执行利率给予不同幅度优惠,贷款额度从5万至310万元不等,担保方式采用信用、抵押、保证等,目前无不良贷款。其中贷款对象前五位分别为:安吉章村竹崖家庭农场、安吉孝源仲得苑家庭农场、安吉盈元家庭农场、安吉报福乐家家庭农场及安吉美冬青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经营项目多以农家乐餐饮加参观旅游休闲为主,其中相关农家乐都为安吉县三星级以上。
安吉本就是个旅游业发达的“绿色县”,大名鼎鼎的竹海,各种农家乐吸引着周边大城市的白领小清新们。
新崛起的鲁家村,却着实是一匹黑马。山不够高,林不够茂,比起其他山清水秀的地方,鲁家村实在有些平凡。但是,它距离县城仅20分钟车程,沿省道穿过长思岭,路两旁就是鲁家村了。
因为资源缺乏,村里青壮年以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田废山荒,鲁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穷村。
直到朱书记上任,决心一改村貌。他喜欢美国西部电影,特别羡慕里面的田园风光。他后来把一万余亩低丘缓坡改造成了家庭农场。如今,电影里那种绿草绵绵,农舍点点的风景,在自家村里也有了。
鲁家村变成了“农场公园”,各个家庭农场就是景点。培育特色,百花齐放。这是浙江省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已被县政府列为重点项目。2017年5月1日正式开园营业,“阿鲁阿家”号小火车行驶在4.5公里绕村铁轨上,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在三家旅游公司串联下,旅游区经营得风生水起。
农户把土地流转给村,再由村流转给农场主。农户每年因土地流转产生的收益约为每户8000元/年,租金随国家稻谷收购价浮动。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按照平均每人次消费150元计,将带来每年4500万元的营业额,除去成本和农场、公司分成,村集体每年能创收660万元左右。它还直接、间接提供了800个工作岗位,村民每年的工资收入就超过600万元。另外,村民利用自家住房开设民宿、农家乐,每年产值预计可达近千万元。
一条路走通了,想不富都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