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汝民向记者展示在自己蜂场打造的“墙洞蜂趣”,还原以前蜜蜂生活在土墙洞里的情景
央广网湖州5月31日消息(记者 王贵山 陈庚 湖州台 张丹丹 许旭峰)56岁的邱汝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当了一辈子农民,居然当成了一个“副教授”。
邱汝民是浙江湖州长兴县一个普通农民。1983年,为改善家庭条件,21岁的邱汝民跟随姐夫踏上养蜂之路。那时候的蜂农常常要拖着蜂箱,像辛勤的工蜂一样,一年到头辗转大江南北,赶着花期放蜂采蜜,过着“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的日子。
邱汝民蜂场里的蜂巢蜜
他至今记得,当时从长兴火车站出发,7天7夜才能到青海。东奔西跑三年后,他开始带着10箱蜜蜂,自立门户。辛苦付出的同时,也尝到了甜头:“第一年大概弄了5000块钱,高兴地不得了!”
短时间内,邱汝民就将10箱蜜蜂繁殖到了近70箱。但在有了家室后,他对这种马不停蹄的生活状态忧心起来:怎样才能过上不必四处漂泊、收入又有保障的日子呢?
他开始琢磨起蜂王浆的主意。“那时候蜂王浆价格非常贵,收购价要260块钱到280一公斤。我想你产一百斤,不就赚两万块钱了吗,我就开始围绕这个东西搞。”
邱汝民蜂场里的蜂巢蜜
1994年,当其他的养蜂人像往常一样挑着蜂箱从村子里出发赶火车的时候,邱汝明却留了下来,带着挑选好的一部分蜜蜂,往后山上走去。他用当地土蜂和意蜂不断杂交、不断试验,摸索着开始了自己的蜂种繁育。
在采收蜂王浆的过程中,他每箱都有记录,把产量高的母蜂都留下来,作为“处女王”培育,把雄蜂产量高的也培育出来,放到山林里面去杂交。就这样,他成功培育出了新蜂种,一箱蜂三天最高产出了376克蜂王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邱汝民在展示他设计的“便携式宠物蜂箱”
他自创的蜂种繁育方法受到各级农业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纷纷与他建立合作关系,开始了中国优良蜂种改良繁育,在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帮助指导下,邱汝民的养蜂技术获得了46项国家专利,养蜂经验也一点点积累起来,先后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
2002年,邱汝民创办起了自己的蜂业公司,开始带领本地蜂农走上了致富路。他说,当时长兴县很多人养蜂,“90%都到我们家来育种。”
邱汝民的蜂场一角
生意做大了,邱汝民的眼光也变得长远。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一片绿水青山,对于蜂农来说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是养蜂最多的一个国家,随着的环境的改善,花类植物增多,蜂蜜的质量越来越好,蜜蜂产业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我们浙江还启动了蜜蜂产业振兴计划,也是全国走在最前列的。”
更让他兴奋和意想不到的是,2017年,浙江率先进行农业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拓宽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通道,提出申报的破格条件,让新型农民也能评高级职称。邱汝民搭上了农民职称评定的“特快列车”,评上了“高级畜牧师”,成为农业领域的副教授。
“我们发展的时代也在变化,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像评职称,它去掉英语,看你的实际成效,看你的技术总结等等,这就是给我们带来了最大的希望,否则再过几年我们也评不上了,年龄也超了。”邱汝民由衷地说。
邱汝民的“农民课堂”
他也主动承担起了这份“副教授”职责,不仅在当地创办了蜂业研究院,带领起当地的蜂农革新技术;也与国外许多政府机构和企业达成合作,推广育蜂经验;还和当地医院合作,把蜂疗技术带入到中医研究中去。
在邱汝民看来,蜜蜂不光是致富的“蜜”方,是农业生产的“月下老人”,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我这里不光有全国的培训,国外的培训也有,去年有9个国家,前年有32个国家,我们为‘一带一路’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展望未来,邱汝民说,他还有一个梦想,办出一个“蜂情小镇”,发展旅游,做产业扶贫,振兴农村:“国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一定要为社会多做点贡献。要把‘蜂情小镇’作为一个孵化器,扩大蜂蜜的产业,延长产业的链条,虽然困难很多,但我也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去解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