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4日讯 4月9日,“五一”连休5天的消息登上热搜榜。和长假热点齐步上升的,是人们对于“五一”出游的关注。
上周五,钱江晚报旅游微信公众号“钱报悠游天下”做了一个调查。接受调查的1000余位读者中,40%的读者有周边游、省内游的意愿。
面对久违的五一小长假,游客出游该怎么游?出游过程中该注意什么?近日,记者邀请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杭州商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卞显红,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研究人员彭亮及杭城部分旅行社负责人一起,对上述问题作出解读。
浙江人游浙江
是智慧旅游一场大考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杭州商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卞显红认为,由于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五一小长假或许是促进浙江人游浙江的一大契机。“首先应该推出多条省内精品旅游线路。省内游是提升客流、恢复我省文旅行业信心的主要路径,我们需要为游客提供可供参考的线路产品。”
前不久,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浙江文旅消费季的“四大系列”内容,其中包含了文旅精品系列线路,共12类99条,适宜不同需求的游客。比如,想亲近自然的旅客,可以选择“田园乡愁”江南山水之旅,走绍兴新昌天姥山——台州天台山——台州神仙居——丽水缙云仙都——温州楠溪江——温州泰顺廊桥。这些地方依山傍水、游客较少,适合放松心情。
不过,光有省内游线路还不够,仍有部分游客偏好市域旅游。卞显红表示:“以杭州为例,成熟的线路有是市区的西湖文化寻踪、周边的三江两岸游线等,当地可以在传统线路的基础上,继续着重打包推广江上游轮观光、骑行绿道体验等较新颖的产品,从而刺激游客。”
卞显红还表示,接下来的五一假期,是对全省智慧旅游的一场考验。“特别是现在很多地方住宿、预订门票、餐饮消费都需要用到绿码,如果某个地市能够进行智慧旅游升级,将平台和健康码系统打通,实现无缝对接,那能真正方便游客,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针对当下很多地市推出的消费券,卞显红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做过一个计算,假如是设定1亿元的消费券,每张券是满1000元可抵200元,那么共有50万人可以领到券,按照每人消费1000元来算,就能拉动5亿元的文旅盈利,何况我们在省内的大多数跨市旅行都不可能只消费1000元。五一假期会是浙江人游浙江的一个高峰,我也呼吁省级政府、文旅主管部门尽快推出省内专属文旅消费券。”
长途产品“凉凉”
自驾游及度假套餐成热门
记者从杭城各大旅行社了解到,出省旅游和出境旅游暂停后,短线旅游暴涨。从目前数据来看,出游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其次为亲子游和年轻人群。
除了主攻短途游、周边游,线上商城也是不少旅行社选择的自救途径。据杭城几家大型旅行社商城采购中心的负责人透露,他们目前都在联系省内不同档次的星级酒店或者民宿合作,计划推出适合市民自驾出行的度假套餐。“一方面,通过线上商城售卖,工作人员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另一方面,旅行社也加强了与客户的粘合、互动。”
业内人士认为,疫情过后,自驾游、精品小包团的出游形式,将更受欢迎。“五一前后,我们更侧重于省内度假型酒店套餐。”
五一出游人数预计比清明涨一倍
省内最热县级旅游地是安吉
“从目前数据来看,‘五一’国内旅行市场的复苏脚步将进一步加快。”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研究人员彭亮告诉钱报记者,截至4月13日,携程全国线下门店的省内游、周边游签约旅行团最高已达到5000个/天,对比清明前2000多个/天,线下签约旅行团环比增长超200%。“2019年‘五一’期间,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今年清明假期的恢复趋势,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旅游总人次有望接近去年的一半以上。”
据彭亮预计,五一期间的浙江省内最热门的县级旅游目的地应该是安吉。“从清明到五一,假期从3天增至5天,更多游客愿意去选择3天以上的多日游、过夜游。”
省内游模式的推广,加快了游客出行方式的更迭。
“目前数据来看,‘五一’期间,70%以上旅游者将选择自由行,其中,自驾游是自由行游客的最热门出行模式。”彭亮表示,“现在,尤其是大城市里,游客对于私密、干净、健康的旅游环境时最看重的。比起以往的大团,三四人的家庭组团游、亲友游,更为大众青睐。热门旅游城市里,当地向导或旅行社私家小团的热度也挺高。”
除小长假外,周末出游模式中,登山游、户外游也逐渐成为亲子家庭关注的热点。“疫情尚未结束,人们更愿意去场地开阔、空气流通性强的户外走一走,看一看。”
彭亮还指出,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各大景点、酒店正在积极向线上转型。这样的转型影响深远。“清明节期间,国内个别景区因免费造成拥堵、临时关闭,让景区‘在线预约制’再次成为社会热点。今年‘五一’期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0家景区在携程上开放了线上预约,包括155家5A景区。”彭亮表示。“比起线下实时购票,更多游客愿意去线上查询景区实时人数、限流人数,线上预约后再购票。换句话说,游客的购票模式正在改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