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记者 朱彦超)村社区“两委”换届是我国基层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事关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稳定。
今年7月份以来,湖州全市各地把村社组织换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抓实抓细人选准备,有力有效组织村社换届。记者从湖州市换届办获悉,截至12月12日,全市所有村社已圆满完成“两委”换届选举,“一肩挑”比例达到98%,班子功能显著增强,头雁素质全面提升,换届过程平稳平静,战斗状态迅速激发。
年龄下降文化提升 村社“两委”班子结构全面优化
换届完成后,湖州市村社“两委”班子结构全面优化,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分别为41.2岁、37.5岁,比上届下降3.1岁、2.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2.6%,其中大学生1384名,比上届提高52.6%,文化程度大大提高。“两委”班子的职数配备也更加精干高效,“两委”职数共7674个,比上届减少171个。各方力量有效统筹,吸纳84名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担任村社兼职委员,每个村社配备1名“民警副书记”。
本次换届,让湖州基层村社组织充实了大量优秀人才,调整了一部分不称职的干部。全市共新进村社干部1332名。村党组织书记中,“双带”能人占比88.1%,在外优秀人才回引117人,有经商创业办企业经历的383人,分别占比12.8%、41.8%。全市共调整村社干部1410名,其中村书记362名,社区书记100名,优胜劣汰率分别达39.5%、37.3%。人选质量大幅提高,村社书记平均年龄分别为47.1岁和43.2岁,比上届分别下降2.4岁、3.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比60.5%、93.7%。
此外,在这次换届中,湖州坚持边换边干、以换促干,新一届村社班子选出后,立即组织全员大亮相,亮出干事承诺14208项。开展全员大培训,市里直接下抓两级,迅速组织1213名村社党组织书记、主任,分四期在市委党校开展集中充电,上好“履新第一课”。实施全员大帮带,组织912名老乡镇、兴村(治社)名师、千名好支书、乡村振兴优秀带头人、市最美社区书记等与新任村社干部、年轻后备干部开展帮带结对,帮助尽快适应岗位。
构建好“四个一批” 抓实“一肩挑”人选质量
换届完成后,湖州村社班子的战斗力更强了。换届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该市牢牢扭住了“一肩挑”人选质量这个换届工作的“牛鼻子”。
在基层,“头雁”“头羊”带得好,村社就能发展得好。湖州市换届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州在今年的村社换届过程中,坚持早动手、做在前,通过提早物色、提早筛选、提早蹲苗、提早调整,提前构建好了“一肩挑”人选。
首先是构建全覆盖排摸机制,提早物色一批,这就是要积极开展走访交流,拿出“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诚意把人才请回基层。长兴县画溪街道党工委书记就曾3次主动登门拜访,成功动员“一肩挑”意向人选湖州新兴耐火有限公司董事长回村工作。这方面,湖州坚持“下深水、摸活鱼”,组织各区县四套班子领导、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结合领导干部“包乡走村”,包干1个乡镇(街道)或村社开展蹲点调研,帮助物色“一肩挑”人选595人。全面实施“万名人才回乡计划”,紧盯重点招引对象,逐人落实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结对联系,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其次是构建全流程审核机制,提早筛选一批。对现任的村社干部开展届末考评,采取班子成员逐个述职、“三项承诺”逐项亮晒、满意度逐人测评等方式,考准考实村社班子特别是主职干部现实表现。严格对标人选资格条件,县乡联动,组织、纪检监察、政法、信访、自然资源等部门对6762名现任村社“两委”干部和852名拟新进班子人选逐个“过筛”联审,对“一肩挑”人选,实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管领导“双签字”,并报区县组织部门备案。建立县级联审倒查机制,对审查不严导致“带病当选”的进行责任追查。
然后是构建全链条培育机制,提早蹲苗一批。湖州安排全市106名兴村(治社)导师与班子战斗力较弱的村(社区)进行结对,采取“手把手”精准指导与“面对面”组团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结对村(社区)干部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抓好村社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选派重点培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先进村(社区)挂职学习。健全完善基层一线试炼培养机制,提前选派“一肩挑”意向人选到信访维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进行压担锻炼。
最后是构建全方位疏导机制,提早调整一批。湖州全面推行村社干部“三色管理”制度,对存在守摊子不作为、闹矛盾不团结等问题的村社干部列入红、黄色管理。今年以来,78名村干部被“歇职教育”,91名村社干部被调整出村社岗位。综合届末考评结果,有序推进村社干部进退留转。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