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张心荣:想来学竹编的,我都愿意教
2016年08月05日 09:37:22 来源: 每日商报 杜国平 张凡

  半个多月前,100多根竹子从安吉运到杭州。10天之后,一个长8米、宽5米、高2.5米的竹装置出现在杭州嘉里中心门口,它像一个巨大的包包,也像一座竹桥。这是一件艺术装置,叫“城市之光”。

  编制这个艺术装置的都是有经验的竹编老师傅,59岁的张心荣就是其中一位。“有几位年轻人找到我,说是共同制造一个艺术地标,还要用剩余的竹材做成竹蜻蜓发给市民。我觉得很有意思,就答应了。”

  巨型竹包的每一根竹材都需要加热定型,手艺精细考究。整个编制过程经历了高温、台风、工期紧张等种种困难。好在亮相之后,作品赢得市民一片掌声。

  年轻人的新玩法,张心荣可能不太完全明白。但是年轻一代来关注竹编这项古老的技艺,他是非常欢迎的。

  张心荣是宁波象山黄避岙乡鸭屿村人,竹编的手艺18岁就开始学了。那个时候,农村里的器具很多都是竹编的,篾匠师傅不仅生意好而且包吃包住,是比较“吃香”的工作。为了成为“小篾匠”,还要托人“走点门路”。

  在随后的几年里,张心荣跟着师傅几乎走遍了全县的各个乡镇,开始了刻苦学艺的学徒生活。想起当年的情景,他用了“刻骨铭心”来形容。

  老底子的手艺人,都有自己的骄傲,做的生活一定要精益求精。教徒弟自然也是了,那代表了师父的脸面,有多严厉可想而知。学篾匠最难的就是启篾这一关。一开始学的时候,由于刀法不对,张心荣的手指不知被划破多少次,流了多少血。毫不夸张的说,启篾的技能是用血换来的。

  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是张心荣出师之后,“吃香”的好日子连10年也没过上。制造业大发展了,塑料用具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竹制品渐渐无人问津。人们纷纷弃农从商寻找新出路,张心荣也不例外,开照相馆、办图书馆。篾匠的手艺,只有村人找上门,偶尔为之了。

  从小学的手艺,要说放下,张心荣自然是舍不得的。2010年,一次安吉旅游打开了他的思路,日常生活中竹编制品用得少了,但是中国人到底还是喜欢竹子的。不做实用器,可以做一点工艺品。于是他又重新开始尝试竹编画的制作。

  竹编画自然比编席子要精细多了,光是选材就有讲究。比如这毛竹山必须是黄泥山,毛竹的重量要在15斤左右,还必须是靠近南边的。启篾就更难了,通常要反复地拉、刮上十几个来回,保证每根篾条的厚度不到1毫米,宽度在2毫米左右。这样编织出来的画才会软,才会平顺。

  前几年,张心荣受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邀请来到杭州。他每天在馆内现场创作、教授竹编技艺。这样的生活他很享受,因为可以把这项传统技艺传递下去。他说,希望有更多人来学。“想来学的,我都愿意教。”(每日商报)

标签: 竹编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