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非遗剪纸老人用情创作“迎峰扇”
2016年08月22日 17:01:52 来源: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朱惠子

  浙江在线8月22日讯 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向阳的桌子上摆放着刻刀、剪纸,85岁的吴善增把头埋在阳光里,专注的刻着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映月。吴善增老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创作、参与过《杭州大运河新貌》、《香港回归》等众多大型长卷剪纸作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就走出国门在新加坡、日本等地展览。“北京奥运的时候我剪过纸、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剪过纸、现在我住的地方,杭州要开G20峰会了,我不想错过。”

1.jpg

  吴善增不错过峰会的方式是制作了一把剪纸扇。对于为什么选择扇子,吴善增这样解释:“杭州为人称道的工艺品有很多,油纸伞、剪刀、茶器等等,但是剪刀你上不了飞机、伞太大了不好带,茶器经不起磕碰。”最后,他决定用折扇这个轻巧便携且实用的载体。

2.jp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吴善增

  扇子的骨架是“王星记 ”生产的,扇面是丝绸,剪纸作品贴在扇面上,打开折扇,江南水乡的气韵就涌了出来。扇面上还贴了此次参加峰会的20国国旗。吴善增把扇子取名为“迎峰扇”。

3.jpg

  除去联系厂家制作扇骨的麻烦外,最慎重的无外乎是扇面上画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吴善增很久。“我很早就有想法为G20做点事情了,定下来做扇子的时候我就在想要剪什么。杭州的美景太多了。”为此,吴善增特意去查阅了古诗文,做了整理,发现“杨柳”、“扁舟”、“荷花”是古诗文里提到最多,而“三潭映月”则是吴善增最喜欢的西湖美景。“自己喜欢的东西剪的也顺手。”就这样,扇面上的图案确定了下来。

4.jpg

  定下图案后是剪纸,为了配合骨架的和扇子的折叠程度,纸品的选择不可大意,既要有良好的硬度,又不能过厚,影响折叠后的美观。几经比较后,选择了薄而柔韧的纤维纸。纤维纸比一般的纸片硬度大,刻画时更花力气,一把扇子的扇面图案就要刻八个多小时,还要贴上20个国家的国旗……85岁的吴善增一天只能刻一把。“纸的品质比较好,刚开始的时候把握不好,后来习惯了就好。” 吴善增所说的‘习惯’,是本已起了老茧的指关节因为刻刀的缘故再次红肿。“有点疼的”吴善增说完不好意思背过了手。但他的妻子告诉记者:“什么有点疼,吃饭拿不住筷子,用勺子吃哦。”

5.jpg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只为求购这把“迎峰扇”,吴善增不忍弗大家的好意,加班加点的刻制。“还有13天就是G20峰会了,我也没别的贡献好做,就想多刻几把扇子,好送给来杭州的朋友。”吴善增笑着告诉记者,又低头回到剪纸的世界中去了。

标签: 剪纸;非遗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