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暑假乐园中非遗大放光彩 白鹤镇古老文脉发“新芽”
2016年08月08日 10:42:10 来源: 台州日报 记者 徐平 通讯员 潘海瑛

  浙江在线8月8日讯 7月26日上午,天台县白鹤镇繁荣村筹建中的文化礼堂内,传出了清亮稚嫩的童声和竹板敲打发出的脆响。授课的是该村老协负责人褚定诗,他是村里非遗项目“莲子行”的传承人。十天前,村里办起了暑假乐园,来了14个小朋友。

  当天上午,褚定诗拉着二胡,十多个孩子跟着节奏,一手拿“七子枚”,另一手拿“莲花落”,有模有样地做着动作。当老人唱出“刹啦啦”时,小朋友手中的两副快板便一起发出了节奏感很强的声音。

  “莲子行”,又叫唱莲子、打莲子,是边行边歌的一种表演形式。被载入《中国民间音乐集成》的“莲子行”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作为天台最有特色的民间音乐之一,曾走上央视荧屏。每逢重大活动,村里便会拉出表演队。也正因为这个缘故,繁荣村的小朋友对这个节目是耳熟能详。

  近年来,村里对“莲子行”做了新的编排,不但在内容上充实进了廉政宣传、“五水共治”等新内容,还在不改变原有曲调的前提下加入了歌舞元素,使传统的“莲子行”焕发新活力。

  在褚定诗等老传承人的带领下,村里组建了三支“莲子行”表演队,分别为老年队、中青年队以及少年队。可让褚定诗发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队的孩子们都陆续外出上学去了,很难再凑齐一起表演。

  “非遗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让‘莲子行’断了档。”抱着这样的信念,褚定诗和71岁的徐少仙老人决定再把暑期乐园办起来。

  “暑期班人多,大家一起学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练起来不但有意思,而且大家也更加容易进步。”褚定诗说,许多家长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把孩子送到了村里的暑假乐园来。九岁的徐晓霞之前看过“莲子行”表演,但没学习过。学了几天之后,小姑娘连说“打‘莲子行’很有趣”,来暑期班的积极性也特别高。

  去年,白鹤镇积极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将皇都南拳、大渔船、“莲子行”等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送到校园里,褚定诗和徐少仙每周都要去白鹤小学负责“莲子行”的教学。现在,两人又把“莲子行”带进了暑期乐园。

  “把孩子们的兴趣培养起来,才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褚定诗表示,只要身体吃得消,他们会坚持把班办下去,让“莲子行”这一非遗项目得到更好传承。

标签: 非遗;暑假;文化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